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上海 的下午茶生活

(2008-06-26 09:34:31)
标签:

家常

上海

日子

温馨

情感

分类: 我的文章
    回忆上海 <wbr>的下午茶生活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生活在上海。后来他躲到美国的乡下,真的是乡下,开车几公里都看不见人,整片整片的玉米地。他说他所有的快乐就是星期六的下午等待那个也是学生开的小杂货店从城里拉货回来。等着那鲜活的蓝蟹爬呀爬爬到他的餐桌上。开电视看香港人无聊的搞笑或者武打,然后把螃蟹消灭得一干二净。 在那样的生活里,他开始想念上海.和我在北京想念上海一样. 上海的生活,那是一种很懂得珍惜的生活。 上海令人奢侈。 我对我的朋友说,我喜欢旧金山,以后会去旧金山养老. 我的朋友说旧金山和上海有太多相象。有一次他和一个朋友从酒吧里疯了半天出来,对着街上的景致,那雾茫茫的感觉,潮湿的空气,还有远处漂来的渔人码头没有散尽的螃蟹味,还有半空中的电线。让他想起金陵路。不过旧金山至今还保留着有轨电车,好象张爱玲小说里的“封锁”,钉呤丁令一路响来。不同的是,那车外面都拉着人,从马路中间浩浩荡荡地朝人群冲过来。观光的气氛把谋生的忙碌给冲淡了。旧金山还有些象大连,坡连着坡的,如果要开车还真得好好练习平行泊车。 上海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上海是贴着人心的,想起它来总是简单的温暖的. 在外面想起上海,它其实就是一个家的感觉,尽管可能家里已经没有你的亲人,家却一直还在. “家”的感觉其实很微妙,有时候是物理上的处所,有时候是心理上的依托。 我在上海住了近10年,希望以后还能再住。如果剩下的生命任我自由支配,除了北京,大理,杭州和成都,我愿意在西雅图住一年,在康桥/伦敦住一年,巴黎四周的小村住一年,斯得哥尔摩住一年,南非的海边住一年,在任何有山有水的地方住一年,如果可以活着回来就去欧洲四处游荡尤其是威尼斯一年,然后说不定可以在缅甸金山角那边呆些时日。去新加坡或者香港一年,在亚洲随便逛一年,然后去西藏--如果身体还允许的话。再去新疆,云南,戈壁,这样恐怕又是一年。然后再回到我的家乡,江南.那些太湖旁边的小镇,朱家角,普陀山,三山岛.在外面一年又一年,折腾累了就回上海,可以每天早晨喝咸豆浆,吃小馄饨。在家的门口有自由市场的,那里会有个长麻子的男人卖豆腐,我可以亲热地叫他“麻皮豆腐”,还有“麻皮馄饨”,吃着豆浆,我可以配油条,或者葱花油饼. 在上海新村里的房子,旁边常常会有一个幼儿园,上午在新村里的幼儿园小朋友做早操和游戏的童音里睡懒觉,中午去旁边的小饭馆吃家常上海菜,下午睡午觉,起来烤两篇面包加黄油喝立顿红茶加奶。然后考虑做饭,吃完了可以去散步,看看无聊的电视连续剧,日子就这样被打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