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此刻正细雨绵绵.国内很多地方正在水灾,我家的花因为我久不归家却面临枯死的结局,世界充满矛盾和不公的一面,而我却无可奈何.
采访提问: 1.
对于你目前的旅行来说,你更倾向于是夫妻(爱侣)一同前往,还是喜欢将旅行看作是一个人的事情?为什么?
对我来说,最喜欢的是和一群朋友一起前往一个地方,当然这群朋友里面包括我的男朋友当然更好了。最美好的感觉就是当你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旅行中或者困难或者美好的所有感受了。这样的一场旅行,是深化彼此之间感情的最好途径。
人是群居的动物,但是现代的生活方式非常不人道的把人们各自分开,生活在各自的火柴盒里,彼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是和亲爱之人,我们有时也变得不能每天在一起,各自为政,每人住着属于自己的一个房间,只在有空的时候才团聚在一起,美其名曰:周末夫妻,以为这样能加深感情,使感情保鲜更长久,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在我们越来越独立的时候,也就变得降低了对彼此的需要程度,使得感情的脆弱程度加强了。
所以,偶尔离开我们熟悉的都市,前往原始自然的地方。让我们在旅行中回到单纯,体会一些在城市中远离的情感,变得团结,可靠。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2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网络上结伴去某一个共同喜欢的地方旅行,但也有坚持旅行是自我孤独地融入自然的过程。你是属于那个类型?为什么?
我不喜欢在网上聊天,或者去找寻一个旅行的伴侣。也许是我还不能接受这样的方式:看不到人,就轻易地相信某人。如果非要选择,我更喜欢直接前往某地,一边享受孤独,一边自然的去面对我的旅程,很多事情在自然而然中发生更有乐趣,我知道也许我会碰到一个人,在很自然的情况下,我们相识而笑,我们开始说话,并且相识,我愿意是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人的类型,因为面对面,我们可以带着各自的常识去判断一个人的可不可信,通过言谈,表情,动作,另外一个人的教养和习惯将很清楚地在你心头留下痕迹,从而可以直接判断他或她是不是可以深交下去的对象。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比网络更能让我投入感情,也更能让我交出自己的真心和感情。
3
.有些人的旅行能够到达的地方非常有限,因为他事前一定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底线,比如:非五星级饭店不住。而另外一些人则是属于入乡随俗派,甚至是把家扛在肩上,走到哪里便睡在哪里。请问你是哪一类人?为什么?
我是一个性情中人,肯定属于你说的后一种人。
最无聊的旅行就是那些设定好的旅程,比如参加某些会议,指定在什么餐馆用餐,指定用餐标准,指定住宿地点或者标准,我最害怕的就是如上的事情了。
其实旅行最大的乐趣就是意料之外,你遇到意料之外的人或者事情,如果一切都是我们不用出发就能知道的,那我又何必走出门来,告别以往通常习惯的一切呢。
打开心扉,聆听陌生的声音,感受新鲜的空气,就是我愿意旅行的原因。我情愿拒绝有人出钱的五星级旅程,而愿意花不多的钱,走很多的路,一路上去感受没有人为设定的一切风景。
4
.至今为止你所到过的地方,哪些是让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的?那是怎样的一次旅行?
从小到大,我是一个一直在路上漂着的人。也许因为生在江苏,长在上海,后来又定居在北京的缘故,我没有很强的对于家的概念。一九九二年我从江苏漂泊到了深圳,那时候觉得向往一个开发中的特区,觉得那里所有的路上都闪着金色的光芒,盛开着火红火红的木棉花,那对我是无穷的诱惑力。但是那次旅行只有一个月,最后因为小偷偷走了我的钱包和身份证件暂住证件,而只能等来我的亲戚,把我接回老家。我不后悔。第一次离家远行锻炼了我的胆量,使得我回家后不久又离家去了上海,并且在上海扎下根来,为自己的写作生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印象很深的还有2002年八月开始的一个月的欧洲之行,那时候,一个人去意大利,荷兰,德国,法国,除了巴黎有等我的朋友,一路上都是未知,后来在回国后我写了一本书,名叫<路上的露>,我愿意珍藏这所有的记忆,用文字的方式,来怀念一路上的所知所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