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老师不仅仅是一位当代的大作家,写过很多名篇,其中某篇还改编成了电影《菊豆》,让老谋子过了回瘾。后来刘恒自己产生了导演欲,在电影学院进修了导演班,一举成为导过《少年天子》的著名导演。昨天中午我和朋友北京郊外的一个马场和刘恒开始第三次接触。
马场很大,刘老师一人住一栋别墅,三个月了除了几个服务员他没看见过别的客人。天上有飞机轰隆划过,一天中只有几个小时静寂无声,白天阳光直射进房间,马场里的马埋头吃草,偶尔能看到它们奔跑的身影,刘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写作,耳边听的是苏联的经典电影歌曲。
我第一次见他是和吴亮九五年从上海来北京,当时到王蒙家作客,还去北大看谢冕,张颐武,李陀等一干人,后来去刘恒家聊天,然后他和夫人请我们在家附近的餐馆吃饭。第二次是他两千年来上海榕树下网站做文学奖的评委,有一天晚上我记得正值圣诞光景,我请刘恒和阿城老师在城隍庙逛街,完后在旁边餐馆吃饭。说了什么可全忘啦。又过了五年,光阴如箭,我们昨天第三此见面。他从卫生间出来的时候我正以为房里没人赶紧对着镜子弄头发和表情,刘恒长得极像巴依老爷的脸狡猾地憨笑着突然从阴影里出现对我说:赵波还是那样好看。。。害我直想找条地缝给钻了。
走了一圈咱们国家的影视事业,刘老师的感触很多,也许现在他更觉得电影更多只是商业的艺术,不能过多地寄托个人梦想,所以工作之余还是回到一个人的写作之中,也许对一个作家来说是最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