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人的喃喃自语

(2005-11-13 04:22:51)
分类: 评论文章
一个人的喃喃自语
撰文:春望

    在北京认识赵波,是一种必然,她总在你放下香槟的那一瞬间掠过视线,留下漆亮的乌发和艳色衣衫的边角。在工体有璟阁镜湖之畔、三里屯著名的王吧、五道口书香扑鼻的光合作用书房、中国美术馆摄影展的开幕酒会、05年元旦的倒数PARTY,赵波和她那头乌发一样一成不变,光鲜出奇地站在射灯暖黄的光线之下。说在北京认识赵波是一种必然,源自有次去黄燎原的现在画廊,惊鸿一瞥之下,看见首要位置那张画里抽烟的女子竟就是水灵的江南姑娘赵波,眼波流转,手指与身形同样纤长。然后,便在以申玲为代表的一众画家的图册中找到被更加具像或者无限抽象之后的赵波。
    今年初夏的夜晚,赵波在南锣鼓巷朋友的餐吧小宴宾朋庆祝她的生日,走进去的时候,她从一众乌漆麻黑的衣着中挑脱开来,鲜黄缎面的紧身礼服和同色礼服手套,赵波散落着一头黑缎般的直发,她着着旁人不敢问津的盛装出现在这个四白落地的寡淡场合中,显得荒谬、冲突,但不能不承认,她的美,皮肤与样貌已在其次,关键在于她仰头垂眼斜斜的一瞥,自信之下,无论怎样的胡言乱语都听来撩拨人心。
    翻阅《北京流水》,看见头几页《对照记》一般的老照片,才大抵了解赵波的生世与经历,在此之前,我们像很多人一样聚散宛如浮萍。一次仲夏午夜,我们在北京女人街酒吧的露台吃着烤羊肉串,她卷烟卷的时候低着头,跟我们说“快乐最重要”,墨蓝一般的苍穹下,她的眼镜熠熠闪光。那句话被人道了千万次,却在她的口中重获新生,我很受用。所以我总是忘记她来自江南,除了皮肤的白皙和细腻之外,高挑纤长的四肢、说话不加掩饰、个性大大咧咧、容易欢蹦乱跳都令我坚信她是个西伯利亚长大的自然之子,偶在推算星座时显露内心女巫的本性。
    我始终相信,好吃和具有良好性格的人即便外表生得再怎么叫人心生怜惜,骨子里终究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这一点在赵波身上有确实体现,不长的日子里,我已经看见了她的好几本书,快乐而单纯,像她在面前粲然一笑,必然地每次都闪身而过稍纵即逝。看这本《北京流水》之前,在重温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在呐呐之语之间迷回,突然看见赵波的只字片语,她这次不是试图要讲一则故事,愉悦众人或者引爆泪腺,这本书像是一本赵波喃喃自语之后的实录,思绪万千,语丝杂乱,意念或许刚刚生发便转瞬即逝,她也并不忙于理清思绪与语序,她只是任之流泻,她“说”到哪里与我看到哪里并无苛刻关联,她想说什么与我看懂什么也呈一种开放式的排列组合,文字在这本书的构想里成为一种愿者进入的自由体验,没有体例的限制,一篇3页的文章和一篇三行的文章都是即兴之作,游弋于可读与理性的边缘。所有渴望通过冗长完整的励志或悲情故事暖慰内心的人都找不到满意的答案,赵波在这本《北京流水》里的自说自话已经小有功力地摆脱了中规中矩的羁绊,适应自由阅读的人自然明白她的自由写作。源于了解赵波对即时行乐的尊崇,所以我相信此刻她要做的是,用字词营造一个“没有中心意义、快节奏的、狂烈的语言活动,一种纯净、超脱的语言乌托邦境界”(罗兰•巴特和他的《恋人絮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