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抗震救灾记者文化 |
分类: 编辑手记 |
主编◎朱伟
这一周的抗震救灾报道终于呈现给了读者,外地读者因运输的周期,可能还见不到刊物。如急于想读到,可电告我们的读者服务部,电话是(010)84050427,84681045,84681046。我们周末也有值班,可以办理特快专递。
这本刊物上,表面只在导言《汶川不会消失》中有李鸿谷的名字,但他负责了整个具体的组织。我抓整个流程的落实,他负责具体与记者联络。他一方面要保证按时发稿,向我交差,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前方记者各种各样具体的困难与压力。他对我说,他天天晚上睡不着觉。这期专刊出来后,他自己心理上又充满自责。昨晚我们欢迎第一批去灾区回来的记者,他就不断说,他做得最不够是,在情感上与记者的交流,他说他为报道的落实,显得过于冷酷。人的情感与新闻职责,这总是一对矛盾。前方记者是很无助,但稿子要完成,刊物要出来,完成不了稿子不仅对不起读者,也对不起灾区同胞。我明白他内心的煎熬,在我眼里,他还是个热血青年。
某种意义,社会部的记者要承担更大的新闻突破的压力,我很欣赏李鸿谷这种有时充满新闻理想,经常为这种理想激动不安。他本是周刊最早的作者,后来我因喜欢他身上那种新闻的进取精神,在我们变周刊时说服他加入了这个团队。李鸿谷的新闻理想培养了社会部的整个团队,这是我以为,他对周刊所作的最大贡献。
我总觉得,一个团队如果没有理想主义,这个团队就很难有一种凝聚力。人无法背离个人利益,但人不能没有牺牲个人利益的理想主义,当个人利益与理想主义冲突时候,我宁可选择理想主义。
这期刊物中我们另外两位副主编都没有记下名字,但苗炜负责了对“第一时间”稿件的搜集,他一直问我,还要做什么;舒可文不仅调度了文化部记者的配合,而且一直在负责后期版面。周一晚上的排版,她一直盯到第二天早上,她的身体本来就不好,我对她的理解总是不够。
这期刊物我们的图片是弱于文字,我原也要求我们只用自己摄影记者拍回的图片。但后来还是没办法,到周一晚上十点后,我们才决定要借用别人的照片,这时时间已经不够。摄影记者3位也不是没尽力,蔡小川自己一人带着两瓶水,背着包括灯光在内的全部器材从都江堰一直走到映秀镇。但我们毕竟只有3个摄影记者,如果保证这一期我们自己发稿,而且质量上乘,也许我们最起码需要十个摄影记者——他们没有任何汽车、飞机等等新华社记者所有的资源支持呀。对摄影的要求肯定高于文字,周刊的摄影刚刚起步,读者们,体谅他们,体谅我们吧。
当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为自己开脱,面对这次大地震那么多受难的生命,怎么要求我们都不过分。我们所要做的,只能是如何以更充沛的情感投入这场大救援。周刊同事们,调整自己,更多地投入吧!让我们这个团队在这次特大灾难面前变得更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