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南昌的“浦东”

标签:
叶永烈 |
分类: 叶永烈·人在旅途 |
叶永烈:南昌的“浦东”
小编的话 红谷滩原本是赣江沿岸一大片荒滩,从2000年启动开发,十几年功夫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红谷滩,就是南昌的“浦东”。
http://image.xinmin.cn/2016/06/13/20160613173949243992.jpg
对于南昌,我可以用两个“十几”来形容:我来过十几次,而最近十几年没有来过。我从未听说红谷滩这地名。当晚,在浓重的夜色和粗密的雨帘中,驱车来到红谷滩一家气宇轩昂的饭店,偌大的可以容纳数百人的餐厅座无虚席。友人说,如果不是预订了座位,就得排队等候了。这家餐厅有两个细节令我难忘:一是点菜时,服务员把一个ipad交给客人。手指轻点,各种菜肴的图片、价格显示在屏幕上。摁一下“确认”键,就表示要这个菜。点毕,最后显示你点的菜单,你一旦再度确认,这菜单就进入厨房的电脑了;二是在服务员取走ipad时,把一个沙漏放在桌子上。我不解。友人说,这个沙漏的沙子漏完是35分钟。如果沙子漏完的时候,客人点的菜还没有上齐,那就“免单”——不必付钱!点菜电子化与做菜高效率这两个细节,是红谷滩给我的第一印象。
翌日清早,当我掀开客房的窗帘,第一反应就是没雨了!欣喜的我赶紧下楼散步,沿着湿漉漉的石板路步入后花园,见到前方江水滔滔,一桥飞架。原来酒店坐落在赣江之滨,那座新建的悬索桥,叫做朝阳大桥,全长3.2公里,双向8车道,正式通车还不到一年。赣江是南昌的母亲河,如今已经建成6座大桥和一条过江隧道,而第7座大桥正在兴建之中。
赣江上建造那么多桥,是因为红谷滩改天换地展新颜。南昌朋友驾车带我游览红谷滩,这里大厦崛起,高楼如林,不见一座旧屋破舍。红谷滩原本是赣江沿岸一大片荒滩,从2000年启动开发,十几年功夫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红谷滩,就是南昌的“浦东”。
http://image.xinmin.cn/2016/06/13/20160613174014967281.jpg
红谷滩在赣江之北,隔江相望,南岸是南昌老城厢。我去过那么多次的,就是拥有2200年历史的南昌旧城。旧城有两处建筑是历史的标杆:一是江边那座六层的滕王阁,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是南昌悠久文化的象征;二是旧城中心的江西大旅行社,1927年南昌起义的指挥部,如今的八一起义纪念馆,是南昌作为英雄城的象征。当现代化的脚步声在南昌响起,旧城也建起了高楼,但是那里毕竟人众屋挤车多路窄,难以施展拳脚。于是南昌人把目光投向赣江北岸红谷滩78平方公里沼泽之地,把宏伟的蓝图铺在那里。
红谷滩古称“鸿鹄滩”。鸿即大雁,鹄为天鹅,鸿鹄志在高远。红谷滩如同鸿鹄展翅,仅仅十几个春秋,便以“高起点、高品位、高速度”这“三高”建成街宽楼高、绿树成荫的新区。赣江上的八一大桥如同一根扁担,一头挑着旧城,一头挑着新区,形成一江两岸皆城区的格局。新区集文化、商务、行政、居住为一体。随着江西省委、省政府、南昌市委、市政府的迁入,表明新区已经成为南昌的行政中心。
红谷滩的地标性建筑是绿地中心的双子塔大厦。顶上的观光厅离地面303米,人称“303观光厅”。在那里如同身处云端,新区一览无余。除了双子塔大厦之外,红谷滩还建成10幢高达200米以上的摩天楼。至于100米至200米高的大楼则比比皆是。
红谷滩的另一地标性建筑,是离我所住酒店200米处,一个又高又大的摩天轮。那摩天轮叫“南昌之星”,总高为160米,转盘直径153米,高度超过了英国泰晤士河畔的“伦敦眼”摩天轮。
最为精彩的一幕,是在夜色如黛之际,我来到红谷滩中心地段秋水广场。这个取名于王勃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广场,处于赣江新月形岸线处,与滕王阁隔江相望。上千人拥立广场江岸台阶处。到了整点,伴随着音乐声起,长达百米的喷泉徐徐起舞。在彩色灯光照耀下,如同人间仙境,美女婀娜,孤鹜飞翔,落霞满天,圈圈涟漪,荡漾江面,悠悠乐曲,声声入耳。结束时主喷泉呼的一下直窜128米,利锷刺天,气势如虹。
此时此际回首红谷滩,高楼大厦外墙的LED万灯齐放,流光溢彩,浅浅深深,如梦似幻。赣江两岸,人间四月天,美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