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叶永烈·人在旅途 |
叶永烈:吹翻列车的吐鲁番狂风
新华网乌鲁木齐今天(2007年2月28日)报道,凌晨1时55分左右,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11节车厢被狂风推翻。一位救援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发现4人死亡,受伤人员至少上百人。受狂风和大雪影响,乌鲁木齐-吐鲁番的高等级公路目前已全线封闭。乌鲁木齐铁路局行车调动指挥中心已经迅速行动起来,展开了一系列救援活动。目前救援列车正赶赴现场救援。4时30分,第一批上百名救援人员已经赶到现场,其中包括医疗救护及武警、公安人员,来自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
狂风会推翻列车,这似乎不可想象。然而,去年6月,我从新疆库车前往吐鲁番,在高速公路两侧,常常见到“注意横风”的路标。当时,我感到很奇怪,便问司机,什么叫“注意横风”?
据司机说,吐鲁番是多风的地方。在刮风的日子里,横着吹来的风很大,汽车必须减速,不然会被横风掀翻!
他还告诉我,吐鲁番火车站建造在离市区六十公里远的地方,很多外地人埋怨火车站太远。其实,他们不知道,离吐鲁番市区近的地方横风太大,列车如果停在那里,大风夹着砂石会“磨”掉车厢外的所有油漆,使列车变得光秃秃的!
没想到,吐鲁番火车站已经搬远了,仍逃避不了狂风。这一回,狂风就把列车吹翻了!
吐鲁番有着“风库”之称。这里多风,是因为地势高低悬殊,受热面积大,空气对流强烈,导致多风。据测定,吐鲁番出现阵风6级以上大风(即风速≥17.0米/秒)日数,年平均80.3天,最多年的1985年达127天。
也正因为吐鲁番风大,在吐鲁番的“大风走廊”——白杨河谷,从2006年起正在兴建宏大的风力发电厂,总投资达150亿元人民币。投产之后,将为吐鲁番提供丰富的电力,而且也为吐鲁番增加一个“最”——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厂。
当然,提起吐鲁番,人人皆知的是另一个“最”——全国最热的地方。记得,1980年7月,我从乌鲁木齐来到吐鲁番,是在将近午夜时分。那时候,汽车还没有空调,敞开着车窗。一股火辣辣的热风从车窗外扑了进来。我用手摸摸,汽车表面烫手。我的嘴唇皮发硬,不得不时用舌头舐着。我热得透不过气来,汗水不停地涌出,全身在出汗,但奇怪的是衣衫却始终不沾身——刚一出汗,就被干旱的热风吹干了。
这一回,我从库车来到吐鲁番,又是赤日当头的日子。那天库车的最高气温是30℃,而吐鲁番则是40℃。吐鲁番最高气温达47.8度,地表最高温度在70℃以上。正因为这样,吐鲁番有着“火洲”之称。
记得,我第一次来到吐鲁番的时候,还没有空调,客人们无法在宾馆的房间里入眠,一个个露天躺在行军床上。如今,出现在我眼前的吐鲁番,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这里道路宽广而整洁,高楼鳞次栉比。我所下榻的绿洲宾馆,是一座园林式的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宾馆,火红的凤凰树笑迎远方的客人。一进宾馆,冷气扑面而来,使我从热浪中“突围”。
在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要算是“火焰山”了。向东沿312国道驱车约40公里,远远的,就见到一座赭红色的山梁,横卧在高速公路之侧,那便是《西游记》里所写的“火焰山”。 “火焰山”由含有氧化铁的红砂岩所组成,寸草不生,在古书里称之为“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思是红山。“火焰山”东西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平均高度500米。
如今,“火焰山”前竖立起一根高12米,直径0.65米的金箍棒形状的温度计,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温度计。像电线杆那么粗大的温度计里,那不断上升的红色酒精柱(实际上是用红色电光柱替代)直观地显示当时的气温,形象地表现出吐鲁番的滚滚热浪。
据吐鲁番朋友告诉我,到了盛暑,当地的机关不得不改成白天休息,夜间办公。在吐鲁番,家家户户有地窖,为的是在炎热的中午可以躲到地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