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永烈:数码相机,我的最爱

(2005-11-18 07:40:54)
分类: 叶永烈摄影作品

叶永烈:数码相机 我的最爱

 

                                                                                                 

 

 

 

数码相机已经成为我的最爱。每逢外出,我的随身小包里总是放着数码相机。一见到值得拍摄的景物,立即掏出数码相机,咔嚓咔嚓,那“时刻准备着”的架势就像一位很专业的摄影记者。

我跟数码相机交上朋友,是在二〇〇一年。作为“电脑迷”的我,平日爱逛上海的“百脑汇”。那一回,我见到了“好E拍”,小小的像只微型手电筒,却可以拍照。六百元一只,喜欢新奇的我当即买了一个。回家之后,把说明书“研究”了一番,把软件装进手提电脑,很快就掌握了拍摄和输入技术。

买了“好E拍”不久,正巧我和妻去美国探亲。一下飞机,小儿子和儿媳前来接机,我拿起手里的“微型手电筒”,他们居然不知道我在给他们拍照。到了旧金山家里,我把一帧帧照片像变魔术似的从“好E拍”里输入手提电脑,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他们“傻冒”了。小儿子毕竟是电脑专业人士,笑道:“哦,什么‘好E拍’,不就是‘最最傻瓜’的数码相机!”那时候,数码相机在美国还不大普及,而且没有“好E拍”这玩艺儿,所以我居然能够用这“微型手电筒”把他们“镇住”。

“好E拍”拍摄的数码照片,只有三十万像素,一放大就“糊”了,而且一次只能拍二十多张,充其量算是个高级电子玩具罢了。儿子、儿媳见我对数码相机情有独锺,就花五百美元买了一台富士数码相机送我。这下子,“鸟枪换炮”了:每张照片的像素三百万,在电脑上即便“全屏显示”,也很清晰。配了一张64M的内存卡之后,一次可以拍摄一百九十八张照片(回国后添一张128M内存卡,一次可以拍四百张)。这台照相机有变焦镜头,取景自如。另外,还可以拍摄录像,虽然摄像的时间只有一分多钟,毕竟多了一个重要功能。

从此,数码相机成了我的亲密伙伴。我发现,使用数码相机比传统的胶卷相机要方便多了。比如,冲印胶卷最快也得一个小时,而数码相机“拍立得”。倘若不满意,当即删去,重拍。数码相机不用胶卷,拍摄几乎无“成本”。

输入电脑之后,我分类储存,在照片的“文件名”上打了说明词,制成一本本“数码相册”,用“ACDSee”软件可以在屏幕上逐页翻阅,非常方便。内中的“得意之作”,倘若需要制成相片,只需把“高光相纸”塞进打印机,在家里就能打印出漂亮的彩色放大照片。

我最感方便的是,用胶卷拍摄必须等三十六帧拍完才能拿去冲印,而数码相机哪怕是只拍了一帧,也可以随时输入电脑,显示出来。

我用刻录机把数码照片刻在光盘上保存,一张光盘可以保存几百幅数码照片,“拷贝”也极方便,免去了厚厚的照相册、底片册。往日用胶卷拍摄,我必须用扫描仪扫描之后,才能用电子邮件发出去。其中,启动扫描仪以及扫描之后压缩照片文件,要花好几分钟。如今,我轻点鼠标,须臾之间便可以把数码照片直接发出。这样,数码相机成了我们家庭成员之间“E”来“E”去通报近况的最形象、最便捷的工具。

那台富士数码相机用了一年,渐渐感到不顺手:一是没有广角镜头,拍摄受到限制;二是三百万像素嫌不够,特别是有时要从数码照片中“切割”一小部分放大,就“糊”了。有一回,我在上海“百脑汇”见到一款“半专业”的奥林巴斯5060型照相机,七百万像素,而且有27广角镜头,就花了五千元买了下来。所谓“半专业”,是指性能虽然不及价格上万元的高级专业相机,但是比一般的傻瓜相机要好得多。

对于以写作为业的我来说,数码相机成了创作上的得力助手。我拍的数码照片常常成为我的纪实作品的插图。我业余喜欢摄影,近年来连续出版多部摄影选集,其中就有不少照片出自数码相机。就连我去图书馆查资料,往日要请人复印,现在只消用数码相机咔嚓几下就可以了。在家中,我也常用数码相机翻拍图片,毕竟比用扫描仪省事得多。我特别看重那架奥林巴斯5060型相机的近摄功能,可以把一张普通邮票拍得清清楚楚,这对于我翻拍小的资料照片很有用处。

在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夜景格外漂亮。我启用了数码相机的夜景拍摄功能,拍摄了一组非常漂亮的夜景。

另外,我也常用数码相机从电视中翻拍需要的资料。不过,翻拍时必须关闭闪光灯功能,而且曝光时间不能低于50分之一秒。

当然,我只是数码相机的业余玩家而已。高级的数码相机,拍摄精度高,价格也不菲。有一回,一位摄影记者来我家采访,指着自己的数码相机说:“我的肩上背着一辆‘桑塔纳’!”其实,对于一般的玩家来说,一架两、三千元的数码相机也就足矣。千元上下的傻瓜数码相机更是成为“大众相机”。日新月异,几年前还很稀罕的这高科技宠儿,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我发现,就连看房子的时候,不少人都手持数码相机,以便回家之后在电脑屏幕上细细比较不同商品房的优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