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叶永烈纪实文学 |
叶永烈:“用事实说话”
我不以为然。不同的纪实文学作家,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有人喜欢夹叙夹议,在描写人物、事件时不断加以评论,抒发作者的情感。然而,我却“只述不论”!
我曾在答香港记者问时,作如下答复:
一是我以为作者的责任是在作品中真实地记述事件的经过和人物的经历。现在的读者都已经非常高明,他们在知道了事件的经过和人物的经历之后,就会作出各自的评论,用不着作者在作品中聒聒不休地在一旁评论,生怕读者不明白;
二是我的记述并非纯客观的。作者的见解和观点早就“隐含”其中。其实,作者写什么,以什么立场来写,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我的纪实文学作品,贯穿一个原则,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在我看来,最可怕的真相被掩盖,事实被歪曲。纪实文学作家的任务,就是通过细细的艰难的采访,去伪存真,弄清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背景,追寻历史真相。一旦你把细节丰富、准确的事实、史实,清清楚楚写入作品,作者的任何评论都是多余的——“用事实说话”是最有力的。读者在读罢之后,自有高见,会做出比作者更为深刻的评论。
其实,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每天在“焦点访谈”四个字之后,总是出现“用事实说话”这五个字。这表明,《焦点访谈》节目同样贯穿一个原则,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正是坚持“用事实说话”,我总是千方百计追寻历史真相,我的采访生涯引起诸多读者的兴趣。一九九九年我写出了八十四万字的纪实长篇《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讲述“书背后的故事”,这本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之后,多次重印。这本《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则是作者讲述一九九九年之后、最近五年来的“书背后的故事”,可以说是《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的续篇。
在最近五年,我紧跟时代的焦点,在苏联解体十周年的时候闯荡俄罗斯,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爆发时采访美国;我来到陈水扁主政的海峡彼岸,前往进行“开放革新”的越南;当“非典”突然爆发时对“非典”进行反思,在杨利伟上太空之际揭出中国航天秘史;就在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领域中轻车熟路时,我突然掉过笔头进入经济领域,写出《商品房白皮书》,也写出“另类”的政治性长篇小说,还出版了一系列摄影选集……
丰富的采访经历和阅历,铸成我的一部又一部新著,也铸成了这部《用事实说话》。
感谢华文出版社黄鲁小姐的热情约稿,促成本书的顺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