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十万个为什么》一举成名
字幕:这本薄薄的只有四万字的小册子,给叶永烈带来了一次意想不到的机遇,就在叶永烈把《碳的一家》书稿寄往上海的时候,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已经在着手编辑,《十万个为什么》丛书,当时的编辑曹燕芳女士,正是《碳的一家》的责编,她十分欣赏叶永烈的文字,并邀请他参加《十万个为什么》丛书的写稿工作。(在这个时候他还是一个学生,读书也很忙啊,他要挤出时间给我们写,他很热情啊,写了好多,给我们增加了好多题目,哎呀,因为他的文笔又好,所以他能够写得很有趣,他深入浅出写出来,小孩子看得懂,喜欢看)。叶永烈没有让编辑失望,最终《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中,全册173篇文稿中,采用了叶永烈写的163篇。
鲁豫:据说那时候可能很多人不太高兴啊,因为您写得太多了,当时多少个作家一起来写这本书?
叶永烈:《十万个为什么》,其实我被邀请加入这个写作,还是很晚,当时就是这个责任编辑,就是《碳的一家》的责任编辑,她当时已经把《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编好了,她请了上海很多中学老师写,她觉得不满意,因为中学老师写的有点像教科书。她发现我是念化学,而且文笔非常好,所以她就用我来写,她就把那个《十万个为什么》,那些为什么寄来给我,我也不知道人家写好了,我就五个十个写好一批寄过去,然后她再提些意见,我继续再不断地写。有时候还自己想起一些比较合适的为什么,又自己提问题自己写了。结果呢,她把别人的稿子全退掉了,基本上都采用我的。写了《化学分册》之后呢,又写天文分册、气象分册,还有写了农业、生理卫生。所以这个第一次《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印的时候一共是五册,大概整套的书有900多个(问题),我写了300多个(问题),占了整整三分之一,是《十万个为什么》当时最年轻的,也是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
鲁豫:全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写的?
叶永烈:那时候叫学余创作,人家是业余创作,我是学余创作。
鲁豫:学余创作。
叶永烈:这个《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之后,那形势就不一样,因为当时第一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印了500万册。
鲁豫:500万册呀。
叶永烈:到了后来呢,越印越多,现在为止已经印到一亿多册,去年我去了越南,在越南那个胡志明故居里头,我看他书房里,放着一排《十万个为什么》。因为胡志明主席他也看《十万个为什么》,因为他中文很好。
鲁豫:《十万个为什么》在那时候,是影响力很大的一本书,刚才他讲胡志明会看,我还听说周恩来总理,在车上好像也放了一套,没事儿的时候也会翻一翻,那总的印刷量肯定是超过一亿册的,这本书让他一举成名。
叩开一位姑娘的心扉
字幕: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中国,能把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的人还为数不多,叶永烈理所当然地成了家乡的名人,1962年暑假的一天,叶永烈用自己的作品,叩开了家乡一位姑娘杨惠芬的心扉。(杨惠芬:当时是我们认识的第二天,他就送了一套那个,刚刚出的《十万个为什么》给我,也就是说我们恋爱时他送给我的第一次的礼物,就是很珍贵的《十万个为什么》)叶永烈和杨惠芬父辈还很有交情,算是门当户对,杨惠芬高中毕业后,因家庭出身不好而未能跨入大学之门,在家乡当上了一名中学的俄语老师,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当暑假过去,叶永烈要回北大上学的时候,一对恋人已经依依难舍。
鲁豫:杨惠芬老师,你好!您是先看过他的书,才知道这个人的吧?
杨惠芬:开始我知道这个书,因为我是学校里老师嘛。那个时候《十万个为什么》,在温州也是很出名的,我们学校里黑板报啊、校刊里啊,都在介绍这本书,但我不知道是他写的,后来我的化学老师,高中的化学老师,也是他的表姐,她知道我在学校里教书,她就知道我还没有对象,她就说,我给你介绍一个男朋友,好不好?我还没想到,我说,好吧。因为这个老师对我很好的,我们感情很好,她一直很喜欢我,后来大办钢铁的时候,她就是专门带我在身边,跟她一起做化学实验的。她开始告诉我,她说他是个《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我说他还在读书,怎么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呢?她说是的。她说他很聪明的。那我就想象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她说明天我带他来,跟你见见面好不好?我说好啊,但是我的想象中,《十万个为什么》是很厉害的书啊,这个作者还是大学生,那我想象他大概是蛮高傲的,或者是怎么样的。我说试试看吧,来见见面吧。结果来的时候,他穿得很朴素,就穿了一件蓝色的短袖格子衬衫,黑色的长裤、黑色的塑料鞋、戴一副眼镜,一眼看上去,完全是一个普通大学生的样子,第一眼给我的印象就觉得,他虽然很有学问,但是很朴素、很朴实的,就这样一个印象。
鲁豫:那您对她,您对阿姨的第一个印象呢?
叶永烈:那时候她很瘦。
鲁豫:现在也不胖啊?
叶永烈:梳了一对又黑又亮的长辫子,眼睛大大的。
鲁豫:不戴眼镜吧,当时?
叶永烈:当时不戴眼镜,一见面很谈得来,后来就是我父亲知道这事情之后,一说起来她们家,哦,就是说,是某某人的女儿啊,因为什么?我父亲和她父亲认识的,她父亲喜欢写书法,她父亲还写过书法送给我父亲,所以一说起来两家老早就知道了,就是我们之间不认识。
鲁豫:那很快就确立了关系吗?
叶永烈:对啊。
杨惠芬:好像是一见钟情。
鲁豫:那个年代的人谈恋爱,特别是你们谈恋爱,不是写一般意义的情书啊,是写什么东西呀?
杨惠芬:我们因为认识了没多久嘛,他就要回学校上课了,那我也就开学了,结果呢,我们就是互相通信。他说我今天手头上,我这里正有一本俄文版的《从氢到锘》,他说他当时正要准备写那本《化学元素漫话》,而这个《从氢到锘》是俄文版的,他说你是教俄文的,你能够帮我把里面的一些文章翻译下来,供我参考,那就很好了。另外,对你自己的俄语也是个提高。我说好啊,于是他就从北京给我寄来华俄对照的大辞典和这个《俄汉辞典》两部大辞典,我有了这个工具以后,我就开始翻译,利用业余的时间翻译他需要的那些元素。翻译的过程当中,因为我不是专业搞化学的,肯定碰到许多专业名词啊什么的,都不懂,都不知道,于是就经常写信问他。这样一来,我们两个人的通信就非常密切了,从一天一封,有时候甚至一天两封,有时候两天一封,最最晚也是三天要写一封。就是这样,互相之间沟通也就很多。除了谈自己的生活,谈自己的感受以外,而且多了一个,就是说我们在共同的事业上面,有那么一点沟通。
鲁豫:我特别好奇,您当时真的需要她帮您翻俄文资料吗?
叶永烈:两者兼而有之。
鲁豫:我就觉得是,在北大那个地方,守着北大还需要千山万水,跑到温州去让人翻俄文资料。
叶永烈:所以我当时买了两本《从氢到锘》,一本就寄给她,一本我留在我的手头,也有的我自己翻,她呢也翻完寄给我,寄给我我就对照一下,就这样。所以她翻译,她也懂得一点化学知识,就是从翻译当中,彼此之间交流就更多了。
鲁豫:后来这本书出了吗?
叶永烈:这本书后来出了,《化学元素漫话》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的,第一次印刷就印了50万册。
鲁豫:那您怎么感谢这位老师的?
叶永烈:对,后来我在书的后记或者在别的文章里,都提到她,我说这是一种科学的爱情,我还专门在《光明日报》,写了一篇散文就叫《科学家的爱情》,当然那个时候写科学家的一些事情。完了以后报纸登了以后,我就特别在上头写了一句话,我说此文是送给你的。
鲁豫:两个年轻人在1963年结婚,结婚之后到上海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新的生活很美好,但之后会有一些风风雨雨,因为那个时代特殊的一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