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永烈:目击俄罗斯

(2005-11-04 20:37:10)
分类: 叶永烈·人在旅途

            目击俄罗斯

 

                                                                                                  叶永烈

 

 

 

“破车跑得快”

 

到了俄罗斯不久,我就学会了当地华人“创作”的形容俄罗斯风情的四句顺口溜:

 

青草白雪盖,

破车跑得快,

姑娘大腿露在外,

干活都是老太太。

 

这四句顺口溜通俗明白,只有第一句对于外来者需要解释一下:所谓“青草白雪盖”,是形容俄罗斯的气候。在春天,天气开始转暖,草地已经返青,一阵寒流袭来,又会降一场大雪,盖没了青草。

在俄罗斯,我对于“破车跑得快”有了深切的体会:俄罗斯人办事样样都慢,唯独开起车来近乎疯狂,所以我在俄罗斯穿马路时,格外地小心!

把俄罗斯人的汽车说成是“破车”,当然有点过分。不过,如果把俄罗斯人的汽车跟美国人的汽车相比,说是“破车”倒也有几分妥切。

在俄罗斯,可以说轿车已经进入家庭。

我的一位朋友说,轿车通常分为三个档次:C档是高档车,B档是中档车,A是低档车。

俄罗斯生产的轿车,大都是属于A档,即低档的小型轿车,比中国天津的夏利车还要差些,所以价格非常便宜。一辆新的莫斯科人轿车三千五百美元,而一辆伏尔加新轿车为四千美元。这样便宜的价格,当然容易被俄罗斯诸多家庭所接受。在美国、日本,大都是B档和C档车。

常言道:“便宜没好货。”俄罗斯的这些低档轿车,开了两千公里之后,不是这里坏了,就是那个零件需要更换。开了三千公里之后,这些低档轿车真的进入了“破车”之列。

在俄罗斯街头,也能见到一些进口轿车。特别是德国车,比如“奔驰”、“大众”,常能见到。“奥迪”、“丰田”也有。

据俄罗斯朋友告知,这些进口轿车,大都是“二手车”。俄罗斯青年喜欢到德国去买“二手车”,那里的“二手车”便宜。一九九三年、一九九四年出品的德国“二手车”,价格为二千五百美元到四千美元。

买好后,就从德国开回俄罗斯。在进俄罗斯时,大约需要缴纳百分之二十的关税。尽管如此,还是比在国内买那种低档的新车合算,因为德国的“二手车”耐用,不需要三天两头修理。

也有的俄罗斯青年前往芬兰、爱沙尼亚买外国的“二手车”。

当然,在俄罗斯滚滚车流之中,也有少数豪华进口新车。除了西方外资公司拥有这样的新车之外,是那些俄罗斯的新贵们和暴发户们的双手在驾驶着这些豪华进口汽车。

莫斯科的出租车,都是俄罗斯本国生产的低档车。出租车不多,往往等了许久,还见不到一辆戴顶灯的出租车。这与上海出租车满街跑的景象截然不同。

俄罗斯朋友告诉我“窍门”,只要在路边招招手,马上就会有人载你走。

我问,那没有出租车执照的车,在中国叫做“黑车”,安全吗?

俄罗斯朋友告诉说,没事!现在的莫斯科人都在想方设法挣钱,你只要上车前说清楚目的地,他就会出个价,你可以跟他讨价还价。双方都认可一个价钱之后,你付钱,他开车,一准能把你送到目的地,而且要比出租车便宜。

我打听过,从我所住的宇宙宾馆到市中心红场,乘坐私车的车费是二百卢布,也就是近七十元人民币。然而,我的一位中国朋友过分相信那些安装了计价器的莫斯科出租车,从红场回宇宙宾馆时结果付了七百卢布,相当于二百三十多元人民币!他实在弄不清楚,不知道是司机在计价器上做了手脚,还是给他绕远路。反正在下车时,司机指着计价器上的数字要他付钱,他无奈只得做了“冤大头”。

我在美国生活,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美国的驾车文明。在美国总是“车让人”,见到行人穿马路,美国人早早地就把车子停了下来。我记得,在旧金山,我给妻在马路上拍照,拍好了才知道一辆美国人驾驶的轿车已经一声不响在我身后等候了许久!

然而,在俄罗斯,汽车跑得飞快,必须“人让车”。俄罗斯人习惯于开快车,在公路上你追我逐。一看到这种景象,我就不由得记起“破车跑得快”这句顺口溜。

俄罗斯不仅车子破,马路也破。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很多马路坑坑洼洼,多年失修,车子开过去的时候,蹦蹦跳跳,颠颠波波。

不过,我到了乌克兰,印象完全两样:那里的驾车人文质彬彬,总是为行人让路。有一回,当我和妻过马路时,一辆公共汽车也停了下来。我连连向司机招手致意,他冲我微微一笑。

乌克兰基辅的出租车,也远比莫斯科的出租车漂亮。基辅的出租车,大都是新车,车身上漆着一圈黑白方块相间的标志,叫人远远地一眼就能认出。

莫斯科的公共汽车,车身上漆满广告,大都是两节车厢,长长的。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除了无轨电车之外,还有很多有轨电车。在欧洲许多城市,都仍使用有轨电车。不过,有轨电车的轨道,把市中心的街道弄得高低不平,实在是应当废除了。特别是圣彼得堡,那些有轨电车大约已经使用了几十年,已经陈旧不堪,成了名副其实的“破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