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是歷史的泡沫,歷史是新聞的沉澱。今晚的「總編輯時間」,關注新俄羅斯帝國的普京大總統歷史性訪問日本。
今年,是日俄關係的重要紀念年份:
1855年日俄兩國建交150週年;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打敗俄國100週年;
1945年蘇俄參戰打敗日本60週年。
回首過去150年的歷史,我們看到的,不正是兩個東方強國在爭奪東北亞的霸權而一個崛起一個沉淪的歷史嗎?
今天,失敗百年之後,經過十月革命後的將近八十年蘇聯時期,俄羅斯人顯然重新制定了回到東方的藍圖,今天俄羅斯報紙就以「Идем на Восток」(讓我們走向東方)為題目,大篇幅描寫普京在日本的活動。
大家都以為普京和小泉會把北方四島談點兒眉目出來,其實,俄國人根本不想談北方四島。普京這次是到日本推銷以輸油管道為動力的一攬子開放計劃,他宣佈要建立「西伯利亞和遠東自由經濟區」。用我們中國人的行話,叫做「招商引資」。
共同社報導說:隨普京一同訪日的還有超過100人的俄羅斯經濟界相關人士。與領土問題形成鮮明對照,日俄兩國的經濟關係正憑藉俄羅斯的天然資源迅猛發展。希望吸引日本更多産業投資的俄羅斯與希望進一步確保資源的日本,雙方的意圖存在相通之處,與日中兩國一樣,日俄兩國的關係也在逐漸形成「政冷經熱」趨勢。
要知道,在理論上,日本和俄羅斯甚至還沒有解除戰爭狀態!想想看,日俄關係的發展,能不值得中國關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