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骨冰肌未肯枯
宋代,大批银杏移植到长江以北,并且由朝廷赐名,成为历史上银杏发展的鼎盛时期。因其形状似鸭子的脚,故又名“鸭脚”(相传宋时地方官向朝廷进贡银杏,皇帝问及果名,进贡的官员因“鸭脚”名称不雅,恐皇帝不悦,就急中生智改为“银杏”)。
欧阳修《鸭脚》诗,写道:“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在《答梅宛陵圣俞见赠》一诗中有句:“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梅尧臣收到欧阳修的诗,则依其韵作《酬永叔谢予银杏》诗:“去年我何有,鸭脚远赠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虽少未为贵。亦以知我贫。何用报珠玉,千里来殷勤。”足见欧阳修、梅尧臣两人友情之真诚。

鸭掌鹅毛皆珍重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瑞鹧鸪·双银杏》,是中国古典银杏诗词中的精品。词曰:“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柑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银杏也是佛寺庭院中种植必不可少的的“五树六花”之一(“五树”即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槟榔、糖棕或椰子;“六花”即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黄玉兰、鸡蛋花和千瓣莲花)。这个季节在南方,瑟瑟寒风中,依然可见银杏枝头颤动着金色旋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越过晚秋已是冬
银杏翠叶转黄中
依依不舍离高枝
一片金叶一支歌
黄叶飘动金蝶舞
叶脉如诗经
挂在枝头的“画扇”
寒冬可以让你枯朽却带不走你的灵魂
一枝一叶总关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幽梦醒来尽见金
心灵相通 许志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