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2011-01-22 12:21:17)
标签:

桑吉扎布

在天之灵

安息

知青

心愿

一路走好

分类: 知青篇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万物有灵的蒙古敖包

 

    2011年1月9日一起插队的 kun 告诉我,桑吉“走了”,消息突然,令人震惊。桑吉全名为桑吉扎布,享年六十一岁,是我们在内蒙牧区插队时,知青最好的朋友之一。由于是冬天交通和通讯都不太方便,就由“科长“和 yu 出面,代表阿日点力素健在的十八位知青,向桑吉家人发去唁电表示沉痛悼念!——愿桑吉扎布在天之灵安息!愿他一路走好!知青们的心愿他会知道。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愿桑吉扎布在天之灵安息!

   四十多年前的1968年9月,一群知识青年结伴到牧区插队,来到这陌生的内蒙古大草原,善良、豪爽的牧民们,以他们温暖、宽广的胸怀,接纳了我们这些天津来的城市娃。当时大到队长、书记、会计、民兵连长,小到畜牧点的牧民们,在生活和生产上,对我们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手把手教会了我们烧火作饭,手把手教会了我们脱坯盖房,手把手教会了我们放羊接羔……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远眺(2006年)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夏营盘(2006年)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冬营盘(2006年)

  当时队上有一些蒙族青年,他们读过书,思想比较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加上汉话说的不错,通过交流和了解,很快就成为知青们的好朋友。


  桑吉:意为最高境界的人,觉悟者;扎布:为“打鬼驱邪”、“吉祥” 意思。蒙族牧民的名字,大都是小时请寺庙喇嘛命名,故蒙藏语相通。桑吉是马倌,负责放牧大队的马群,但他又是车倌,每月买粮、各牧点运输、公、私派的“营生“都干。那时由于各牧点、饲料基地彼此相距很远,离公社的邮局、副食、粮站也很远,马和大车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和运输的工具,因此马倌、车倌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桑吉为人厚道、乐于助人,对知青问寒问暖的,知青从家里带来好吃的,也常常给他分享,慢慢的彼此都有所了解,于是也常委于重托捎带信件等。


  来到牧区,骑马是每个人的梦寐以求的事,当时大队干部级别的才配备有马,牧民只能骑自己的马。知青刚到来不久,大队给了两匹马,让大家骑着新鲜一下,其中一匹根本就不走的,另一匹大家就抢不上,为此还闹出不少的笑话,因为我们组人多呵,没办法!就是这样也没多久,这两匹马就被大队收走了。以后再想骑马,就各显神通了,有的是与队干部套近乎、与牧民拉关系借马;有因公干的则可以向队上借马,诸如打狼、民兵训练、公社开会等等,再有就是当上大队“赤脚医生“的,配有坐骑了,夏天骑马,冬天骑骆驼,真是令人羡慕不已。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当年马在牧区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二年春天,一年一度的打马鬃,这是全大队最热闹的日子,除放牧的和留守的,几乎所有的牧民倾巢出动,聚集到大队部。同时邻近大队的一些马倌、打马鬃的高手,也会来聚集一堂。在新支起的蒙古包里,一边是煮奶茶、炸小饼子,另一边杀羊切肉灌着血肠,准备丰盛的午宴。远处一片沸腾,大队的马群被赶来集中一起,彪悍的马倌们手拿着套马竿纵马驰骋,在马群中大显身手,他们每套住一匹马就有人上前把马摔倒按住,有人上去剪下马鬃、马尾。同时还要对二岁的小马,用烧红的烙铁在臀部烙下大队的印记,以便识别。

 

    桑吉是众马倌们中的佼佼者,年轻威武,手拿着套马竿在马群中,追逐着奔跑的马,看准后轻松娴熟的一抖,套住马头,顺势奔跑一阵,用力后坐拉住让马停下。有时他还下马加入摔马的行列,就是在揪住马尾巴后,双腿用力蹬地,全身重心向后坐,瞅准机会把马摔倒。他不愧是多面能手,在知青心里也是倾倒一片。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手拿着套马竿纵马驰骋

    由于对坐骑的向往,桑吉告诉我,队里有规定,如果压了生棒子马或骆驼,就可以骑一段时间,直至调教好为止,所以队里一些年轻人每年打马鬃后,都要帮队上压生棒子的。压生棒子就是没人骑过的生马、生骆驼调教成能骑的。那时也因为我胆子大,不怕摔,桑吉才鼓动我压生棒子。当时我哪里置得起骑马的一套行头:马鞍、马镫、毡垫,还有就是牛皮条做的马缰、马嚼、笼头、马绊、马鞭等。马嚼、笼头这些贵重的东西,一般牧民也不肯借的,摔坏了怎么办?桑吉因为是马倌,骑具就有多余的拼凑一下,马鬃、皮条他就想办法搞了一些,压生棒子的行头备齐,为此我特意跑到大庙(公社所在地)买了一双马靴回来。

 

    桑吉约了几个朋友,那天把马群赶来,一匹枣红马被套住,几个人上前,有拧住马耳朵的,有套马笼、上马绊,之后放上马鞍紧肚带,上嚼子,生马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人,瞪大眼咆哮着…一切就绪,桑吉鼓励我说,不要怕,脚蹬住马蹬,夹住马肚,手抓住缰绳和马鞍,马会尥几下蹶子,等跑开松缰绳就行了。他扶我上马坐稳后,解开马绊,当时我只知道幸好没有被马尥下来,而后枣红马在宽阔的草原奔跑,紧缩的心才被放开。事后桑吉才说,马自然要挑的“皮实”一点的,尥几下蹶子就老实了,如果是烈马或者是被压过的马,那后果就不堪设想的。不管怎么说,在桑吉的帮助下,我是女生中第一个压生棒子马的,为知青也为桑吉争了光。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骑马

 

    转眼到了初冬,还是在桑吉的帮助下,备齐了骑骆驼的一套行头,压生骆驼虽没有压生马那么惊险,但是它站着比人高大的多,狂奔时上下跳动,抱不住驼峰,就会被甩下来,发怒时还要嗷嗷叫,喷“粪”(反刍的草)。

 

    在冬营盘的牧民家门口,顺着河床有一望无际宽广平坦的枳棘草地,桑吉从驼倌那里讨来了小骆驼,在众人的帮助下,让骆驼跪下,系上驼鞍,上好嚼子,等我坐好,众人松绑,那小骆驼同样也是尥蹶子,我则死死抱住驼峰,脚使劲蹬住蹬子,最后它撒欢般的跑开了,速度还挺快。我又一次体验了做草原牧民的最高境界,从心里感激桑吉,给我人生添加的一抹光环。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可爱的小骆驼

  1970年7月我们知青小组集体承包了一群羊,在大队和牧民的支持下,我们学会了夏天的放牧,秋天的剪毛、配种、抓膘,冬天的保膘,春天的接羔。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在茫茫大草原上与羊群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中,知青的羊群成为大队几十群羊中膘情最好的,我自然也是放牧的主力之一。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当年的牧羊姑娘
  
  抚今追昔,寄情笔墨,并非要撩起这些怀旧的涟漪,的确我们忘不了那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更难以割舍在艰苦环境中与蒙汉乡亲结下的情谊。


  我们小组的部分知青在别离草原的20年、30年、40年之际,多次回到阔别的第二故乡,看望淳朴的蒙汉乡亲,由衷地感谢牧民们对自己的关照,感谢草原生活赋予我们的财富——乐观、豁达、奋进、向上的人生态度。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1988年回牧区第一排左二是桑吉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2008年回牧区第一排左四是桑吉

  桑吉后来调到到公社给干部们养马,知青陆续选调返城后,桑吉到我们河对面的大队落户,娶妻生子,过着普通牧民的生活。虽然不在原队,但是大家每次回队探望时,他总会突然出现,让人惊叹不已,这就是缘分呵!而我却一直没能回去过,原来队上的一些老人相继离去,而桑吉和我们算是同龄人,想不到他这么快就走了,在我的记忆中他仍是一个善良、威武的蒙族青年…

 

一首歌词唱的好:

......
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飞驰的骏马像疾风一样..
 一望无际的原野随你去流浪.
 你的心海和大地一样宽广

......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内蒙草原上盛开的沙葱花

桑吉扎布,一路走好

 

愿桑吉扎布在天之灵安息!愿你一路走好!

 

 

                               ***   图片来自插友和网络,谢谢作者!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