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2010-11-21 08:00:41)
标签:

西方净苑

观音跳

不肯去观音院

潮音洞

紫竹林庵

分类: 风景篇

    从“南海观音”出来,向北走进紫竹林景区的西方庵、观音跳、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紫竹林庵。下面一一介绍。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有幸与来普陀山朝圣的西藏僧人合影

    西方庵东对洛迦山,北临紫竹林,西濒南海观音露天铜像。庵后冈阜起伏,飞楼插空,曲径通幽,风光如画。清末民初由僧福升创建,后屡次损毁。1991年重建,题额“西方净苑”。殿宇两重:第一重天王殿,内供日本式汉白玉四天王立像,风格独特。第二重圆通宝殿,内供高2米的汉白玉持经观音(三十三体观音之一)坐像…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西方庵——“西方净苑”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天王殿

    由西方净苑寺院的大门,向东是观音跳的入口, 海边卧一平坦巨石,称“观音跳”。相传观音菩萨是从洛迦山到普陀山来教化众生的,一个跨步就跳到这块巨石上,所以在石上留下了清晰的脚印。也有传说是从桃花岛上跳过来的,因桃花岛磨盘峰的磨盘石上也有一只脚印,与普陀山的脚印正好左右相称。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观音跳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脚趾印清晰的留在石上

  不肯去观音院,相传唐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佛归国,途经莲花洋,触礁受阻,由潮音洞旁登岸,在当地张姓居民住宅供奉,这就称“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不肯去观音院

  如今古庵早废,1980年在原址重建,2001年再次扩建。院前有大士桥、澹澹亭、光明池、抗倭石刻、潮音洞,构成院、亭、桥、池、碑、洞一组精致景点。现殿内供仿唐式十一面观音像,寺院西侧筑"三十三观音灵场"长廊,内塑日本33座供奉观音的寺院主尊。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光明池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澹澹亭                               1987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

                                                       第二次登上佛国,在此赋《谒金门》词一首


   潮音洞位于不肯去观音院下人海处。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洞内怪石交错,犬齿森然,不可容足。此处海岸曲折往复,巉岩峭壁,怪石层层叠叠。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书“潮音洞”刻于洞壁。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潮音洞口朝大海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洞底通海(网络)                      潮水奔腾入洞口,势如飞龙,声若雷鸣

   紫竹林庵位潮音洞西上,山门正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东南与洛迦山隔海相望。山中紫竹茂密,岩石亦呈紫红色,剖视可见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宋代,这里建有“观音岩寺”,后损毁。至民国八年(1919)修建,康有为题“紫竹林禅院”额。禅院内供有“紫竹观音”坐像,1990年,普陀山佛教协会重建。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  紫竹林庵
 

 

 

 

 


普陀山之行(4)_紫竹林             紫竹的竹秆呈紫黑色,光滑鲜亮,姿态秀雅端庄,是一类珍贵的观赏竹种。(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