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婆婆妈妈_家长里短中的事儿和理儿

(2010-07-28 07:21:00)
标签:

未雨绸缪

抛砖引玉

老人

伤害

事与愿违

分清主次

掌握好度

隔代

教育

分类: 作者_朋友的文章

  文 / 耳顺初蒙

 

婆婆妈妈、家长里短中的事儿和理儿
——愿和朋友们讨论

  
  退休了,摆脱了职场中的急和气,回家一心一意的照顾家人,本该尽享天伦之乐和安然平静的晚年,但现实并不如愿,尽心竭力地帮助儿女却招来许多的气和恼。下面是我和老年朋友们接触中直接听到的真实故事:

 婆婆妈妈_家长里短中的事儿和理儿                                        现实并不如愿
 
    一、 给女儿当家政

                                                           当家政做保姆
婆婆妈妈_家长里短中的事儿和理儿  一个大姐退休后身体好精力旺,自己家整理的井井有条。女儿出嫁了,小两口工作忙路途远。她心疼女儿,每天买好菜坐公交车跨区去女儿家,洗衣、清洁、做熟饭摆好,傍晚再赶回家照顾老公。

 

    一次,她有几天不舒服没能去女儿家,再打开房门一看,一片狼藉,内衣、臭袜、厨不像厨,厕不像厕,生气了。她与大家诉说走后,大家议论:这该管到何年何月?她能干到何年何月呢?                                                              

                                                      

    二、钱、情账算不清

 

婆婆妈妈_家长里短中的事儿和理儿
  这位大姐两口子都退休,收入不低,独生女结婚几年了,不着急要孩子。小两口常来家吃住,妈给买、爸给做,省钱又省事,老两口图的是热闹。

 

    老两口劝小两口:“要个孩子吧,我们给弄”结果外孙女一出生老两口立马上岗日夜全托,从奶粉等吃喝穿戴到幼儿园费、各类培训费乃至保险费一包到底,真是受累高兴,花钱乐意。

 

                     钱、情账算不清

 

    一晃在忙碌与快乐中渡过了六年,孩子该上学了,孩子奶奶正好退休接回去上学。老两口一下子寂寞难耐了,就常给孩子打电话聊天,问孩子想不想姥姥啊?为什么不给姥姥打电话呢?孩子说:“奶奶不让,影响写作业、费电话费。”

 

    气得她跟女儿发牢骚,女儿一句话:“你不是说要孩子你给弄吗,又不是我们想生”,噎得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位大姐抱怨说亲家买了新房,是女婿还贷,何况是我们花钱给他们养孩子,人家贷款买新房,而自己还是旧房。于是情感上的失落、钱上的吃亏一起涌了出来。我见她几次,她几乎都是这些话题。
 
 
    三、 打自己耳光子

                                                       婚外情

婆婆妈妈_家长里短中的事儿和理儿

     这是听一位老同事讲的。一天,同事的老同学打来电话肯邀她去家聊聊。原来她心中正有件闹心的事想倾诉。

 

    本来她的女儿家庭很完美,女婿有事业挺忙碌,外孙子在姥姥家门口上学,女儿为了照看孩子的学习,上班又离娘家不远就常住娘家,一住就是一星期。

                               

    一天晚上,女儿因要取什么东西突然回家,发现自己的床上已被她人置换,于是一场风暴顷刻大作。这位老者激动地打自己的耳光说:“我白活60多岁,怎么这么糊涂,这不是受累找病吗,这事怎么了好呢?”

 

 

    四、到死也难闭眼

 

  有两位大姐的儿(其中一家的女)中年离异,半大的孙子的养育、教育推到了奶奶姥姥身上,她们既为儿女的情感、归宿走脑子(有一个还下岗),又要面对单亲孙辈的吃穿、学习和心理等问题,缠头裹恼的松不下心,精神、精力、经济的压力很大,觉得是一辈子都还不清、推不出的债务,到死也难闭眼。其中一位大姐还常常内疚自己在他们离婚问题上的不冷静,谈到这时,长长的叹出一口气。


婆婆妈妈_家长里短中的事儿和理儿                                            童年
  
  我听到这些事感同身受,为什么给老人伤害最大的是来自感情和精力投入最多的、自己最亲的儿女呢?为什么往往事与愿违呢?这儿女情剪不断理还乱,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么办才好呢?我很想借这个平台和大家探讨,望博主和朋友们广舒己见给予启发。


  我隐约觉得该弄清这么一些方面:


  ——摆位要分清主次。儿女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他们的婚姻、家庭、家务、育子问题,他们自己是主角,我们是配角,搞不清这个前提就会乱。


  ——帮忙要掌握好度。家务、孩子等全包揽了,是为他们省了精力,但是不是也在客观上不利于他们在成家后尽快地、充分地在家庭生活中领悟家庭角色和责任,体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利于他们核心家庭的建设。

 

  ——隔代教育题更大。涉及孩子情感、习惯、社会适应等,代沟和教育孩子的认识理念更是矛盾点,这有个责任和分工以及认识沟通问题。


  ——培育和收获孝敬。我们目前身体、精力、经济均用不上儿女,主观上不图回报,甚至还一贯付出,但一旦需要时他们能担当起来吗?怎样未雨绸缪?

 

                                         ……

婆婆妈妈_家长里短中的事儿和理儿

                               抛砖引玉,盼听大家高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