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2010-04-06 00:02:22)
标签:

都江堰

水利

离堆

卧铁

伏龙观

李冰

鱼嘴

飞沙堰

宝瓶口

安澜桥

分类: 风景篇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2007年的春节我是在四川度过的,其他监督都回家过年去了,元宵节前后上班的人也不多,也就是报个到而已。我从网上打探好线路,便一人前往都江堰,原计划住一夜的话就会去青城山的,因为离的很近。后因时间紧迫(坐长途车很慢,时间费在路途上),便决定当天返回华阳。

 

    从上午11点多到下午2点多,按导游图的指示,在都江堰风景区一路疾奔,将该转到的地方都看到。现在想想都好笑,不知是什么驱使的。                                                   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入口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2000年都江堰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南桥、灵岩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都江堰岷江分流示意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进如景区的大门后,迎面见到离堆古园内的喷泉,是用盛石竹笼围成的圈子,有个高大粗壮的木支架,放的也是竹笼盛石,这就是都江堰治水标志性的建筑物。中间还展示了四根“卧铁”,真品还埋在内江河床下。

 

    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现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离堆古园  ===》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一直向前来到伏龙观,其下临深潭,传说因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伏孽龙在离堆之下。

 

   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

 



                         伏龙观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李冰石像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东汉堰工石像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飞龙鼎

 

    登上观谰亭,古堰雄姿尽收眼底。宝瓶口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而冠名,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宝瓶口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宝瓶口的上游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离堆锁峡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继续向前要过江,这个木桥很特别,护拦是用很粗的绳子缠绕的。

 

    前面有一个很长的拦江水闸,奇怪的是宽阔的江滩只有潺潺溪流。

 

 

      《===  过江木桥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飞沙堰

 

   

 

 

 

 

 

    水闸的东面是飞沙堰,它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使岷江中挟着大量泥沙,石块——“飞沙”。以免顺内江而下,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飞沙堰所用的竹笼卵石                           飞沙堰所用的固定支架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飞沙堰——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


  过了飞沙堰溢洪道,走在金刚堤上发现左右两侧都有河道,但是东边江水湍流不息,西边的江面很宽却只有缓缓溪流。一直走道尽头便到达鱼嘴,因其形而得名,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鱼嘴分水堤

 

    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鱼嘴的左前方                                蓉城花絮(8)_都江堰(一)                                     鱼嘴东边的内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