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蓉城花絮(4)_雨中行

(2010-03-28 21:02:17)
标签:

杜甫

草堂

唐代

大诗人

田园

忧国

忧民

文学

财富

老成都

民俗

历史

渊源

分类: 风景篇

  来四川快九九个月了,项目验收接近尾声,就要离开这里了,于是决定就近去成都杜甫草堂转转。七月的一天,刚好下着小雨,天气凉爽,我一人独自进城。

 

蓉城花絮(4)_雨中行                                           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在公元759年冬,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


  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体现他有远大政治抱负、忧国忧民、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作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后世把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蓉城花絮(4)_雨中行

  在回住所的路上,走到人民南路二环路立交桥下,偶然发现一处民俗文化雕塑区,规模还挺大,于是拿起相机,照了一通。

 

    事后方知这是老成都民俗公园,在立交桥下建公园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立交桥下老成都民俗公园

蓉城花絮(4)_雨中行                                 《天启成都府图》--2000年历史

  市井民俗雕塑区有许多栩栩如生的青铜塑像,有“推鸡公车”、“配钥匙”、“改木匠”、“转糖画”、“锯木料”、“唱竹琴”、“掏耳朵”、“看西洋镜”、“滚铁环”等等;四合院,长条凳展示过去天井里的老成都民俗民风生活。

 

 蓉城花絮(4)_雨中行 蓉城花絮(4)_雨中行

蓉城花絮(4)_雨中行 蓉城花絮(4)_雨中行

 蓉城花絮(4)_雨中行 蓉城花絮(4)_雨中行

蓉城花絮(4)_雨中行蓉城花絮(4)_雨中行蓉城花絮(4)_雨中行
 

  走在古朴而富有情趣的青石小桥上,好象也触摸到了一点成都老桥文化的历史渊源,巨大的桥墩柱上那一幅幅浮雕画和微缩的老城墙,再现着极具成都特色的旧街道的历史风貌,从而构成了一串生动的成都历史文化艺术长廊。

 
蓉城花絮(4)_雨中行
                             过去天井里的生活
                                  蓉城花絮(4)_雨中行
                                                                桥墩柱上那一幅幅字画

蓉城花絮(4)_雨中行                                  成都旧时的街景和古城墙

 

    最后一幅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直可以走进画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