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年腊八,孩子问我“为什么腊八要喝腊八粥?”我一时回答不上来,老婆婆说话了:“过去的穷苦人家到了年关,家中粮食所剩无几,只好把各种粮食汇集一处,煮粥而食,就有了喝腊八粥的习俗”。
孩子说:“要照这个说法,这粥不得从腊八一直喝到除夕?”我和老婆婆都闷了口。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

孩子接着说:“我看过一本书,书上是这么写的: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时,有一次饥寒交迫,晕倒在荒野之中,多亏一个牧羊姑娘路过,好心搭救。这个姑娘用奶酪,果料和谷物熬成粥,喂给释迦牟尼吃,佛祖吃罢顿时感到神清气爽,不仅脱离了虚脱至临近饿死的危险,而且精力更觉充沛。
喝完粥,拜谢了姑娘的救命之恩,释迦牟尼继续修行,在菩提树下苦思七日,终于得吾大道,并且用坚强的意志击退了魔君的进攻和魔女的诱惑,修成正果。
从此以后,人们就在腊月初八,释迦牟尼成佛的这一天喝粥,来纪念这位先哲为了解救众生而经受的磨难。”
释迦牟尼佛祖

听过这个故事,我和老婆婆似乎也大彻大悟。孩子还告诉我们,过去北京的寺院,在腊八都要给公众提供免费的腊八粥。
2004年的腊八,他还在北京知春路上的一个“晴耕雨读”茶社,与朋友一起喝到了居士熬制的免费善粥。有过这次经历,他更确信了有关腊八粥起源于佛教的传说。
佛教界、僧人向民众施赠腊八粥

后来我阅读了《老北京的吃喝》这本书,上面记载清代的习俗,提到了每年腊八,雍和宫必搞一次盛大的官方熬粥活动。
内务府拨出数万银两作为成本,由一名皇族出任“监粥大臣”,从腊月初一开始,由僧人采办各种原料,直到腊月初七,各种原料经由监粥大臣过目后开始熬制,熬整整一夜,直到初八清晨。
粥分三等,一等进贡皇帝佛祖,二等赏赐王宫贵胄,三等施舍普通百姓,虽原料仅八种,却也是香飘十里。
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
孩子在家时,每年腊八总嫌家里煮粥原料太少,不过瘾。
2005年他到美国后的第一个腊八,花了一百多美元,购置二十多种原料,熬了三大锅粥,大宴宾朋。
因为初学做饭,没有熬粥的经验,总觉得水多米少,不断往锅里添米添豆,熬得了一看,这粥喝是困难了,糊顶棚差不多,成浆糊了。
腊八粥用料多种多样,没有定规
后来他把这件事当笑话讲给我们听,我和他爸爸听完没感到可笑反觉得惭愧,为我们平时只注重孩子的学业,忽视生活能力的培养而感到惭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