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过《半半歌》方知知足常乐

(2009-11-21 08:25:59)
标签:

半半歌

缺憾

心郁

至理

名言

人生

感悟

哲学

精髓

情感

分类: 作者_朋友的文章

                                   作者_耳顺初蒙        

 

读过《半半歌》方知知足常乐   

    虽然回顾多半生事业、家庭基本是顺利的,但总有一股缺憾、后悔劲儿絮绕着,不知足、不快乐。节日期间弟弟来家串门,话题说起他与一女工程师聊天解了她的心病,令她万分感谢,此人是中年,县处级,但总因其夫、其子不如同伴的如意而心郁不舒。我赶紧问是什么灵丹妙药?他说清代李密庵的《半半歌》他走后我马上百度搜出:

 

读过《半半歌》方知知足常乐

 

    我阅后很激动,似乎找到了至理名言,多有力的事实论证:酒半酣、花半开、帆半张、繮半放是最佳的状态最好的结果,人生该是如此,马上就有如释重负之感。一个半字哲学就是一剂良药啊。
  后来又看了几篇博文,再后来在新华书店看到了有这本书,很热销。许多文章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人为什么会产生缺憾、为什么必然缺憾、太追求完美的危害、明智的做法等。我做如下整理:

          读过《半半歌》方知知足常乐                                        人生感悟

 

) 主观上,人总是欲壑难填,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就产生缺憾的痛苦;

2 ) 客观上,时间和人生是单向的,事物是多样的(职业的选择、机会的把握等),而选择是受许多历史的客观的因素和主观的认识局限的。人生如旅途,走哪一条路都意味着放弃另一条路,不同的人生道路留下不同的缺憾。

3) 价值判断标准要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无论当今潮流是何趋向,内心要有定力,不为所惑。

4) 月盈而亏、水满则溢。人太过追求完美往往会事与愿违的。当官太贪身败名裂、婚姻太求全则破裂、事业无限追高会透支生命。

5) 智者求缺,例:维那斯半臂;日本东照宫的设计者因自觉太完美恐遭天谴,故意把其中一支梁柱的雕花颠倒;智者不赴豪宴怕折寿;有功底的人常常是言而不露、才而内含,大智若愚。

6) 半的哲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是对欲望的合理控制。最快乐的是中等阶层者。
这样的阅读整理使我对常识性的“知足常乐”理性多了。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心明明在理上。

 

读过《半半歌》方知知足常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