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2001年9月我随吉林油田地震资料项目组,进驻松原市的吉林物探公司档案馆。那时由北京数据总库提供设备、材料、项目成果和技术支持,在培训当地的操作员和检验员后,便开始正式生产,我们负责技术支持。直至来年6月圆满完成任务,经过八个多月的工作,与吉林油田的朋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冬天的松花江畔(松原市)留影
松原是地级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处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松花江畔,素有“粮仓、肉库、鱼乡、油海”之美誉。这里满蒙文化交相辉映,有众多古遗址、还有查干湖、三江口、泥林、大草原等别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但那时以工作为主,每天往来机房、宿舍两点一线,没有自助游的概念。仅在项目验收期间,由总库司机开车到江边大堤转转。

冬天的松花江畔大堤
2002年元旦过后,大庆油田物探公司准备派车,送项目组的技术人员,去哈尔滨看冰灯。数据总库领导让我也跟着一起去,于是我坐火车提前到大庆,与他们会合。
这里的冬天一场冰雪没等化完,就又降临一场,那天开车去哈尔滨,一路残雪颠簸,还算顺利。安排好住处后,我们几个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兴冲冲地奔向松花江畔。临来之前,陈老师就告诫我们,来哈尔滨看冰灯是很冷的,要注意穿戴暖和,这里自己带相机拍照,会把机器冻坏的。寒冷对于我们这些“口里人”就是一个挑战,但是我们是有生第一次来,则感到新奇、兴奋不已。
松花江结得厚厚的冰,我们随人群来到江面上,看到有员工在切割一个个大冰快,拉到远处堆成山,上面用草盖上,据说是供做冰灯的原材料。往前走就看到有乘冰帆、滑冰橇、狗拉耙等冰上活动,但是要买票的,我们因时间紧迫,只好观赏一阵而已。之后看到有滑冰的人群,他们自由自在的,有速滑、有花样滑—真美啊。再往前走,看到有冒着热气的水面,大概有25x25㎡的样子,有许多人围着观看,“哇赛!”竟是冬泳的健儿,其中还有中老年人。冰天雪地,我们捂得严严实实,他们却在寒冰中举背健泳,令人惊叹不已!
浏览了松花江之后,我们紧跟着陈老师往市里走,先去兆麟公园,这时天上开始飘起小雪花,一丝丝凉意袭来。
兆麟公园始建于1900年,当年人们为纪念抗日英雄李兆麟将军,而更名。如今公园,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举办之地,冰灯艺术年年有新变化,被人们称为“永不重复的童话”。进入公园映入眼帘的是玲珑剔透、晶莹璀璨、惟妙惟肖的冰雕,还有一些是雪雕,均为参赛作品。我们还看到一些艺术家们,手里拿工具,站在雪地里,正在精心雕塑雪雕或冰雕。寒冷的严冬,顶风冒雪的,对艺术的执卓的追求,不由对他们悠然起敬。
执卓的艺术家们
从公园出来,直奔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央大街。它始建于1898年,这里汇集了欧式及仿欧式的建筑,有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是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长廊,也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之一。我们跟着陈老师大街小巷的转,以饱欧陆风情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小店,大开眼界。

欧陆风情的中央大街
我们专门跑到沙俄时代的圣.索菲亚教堂,对外不开放,只好在周围转一圈,欣赏它的恢宏气势的矗立、独特的景观。该教堂始建于1907年,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样体为砖石结构。整个教堂分成四层,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的造型,属于拜占庭风格。

圣.索菲亚教堂
这时天慢慢黑了下来,夜幕降临,我们又匆匆返回住地,吃了晚饭后由司机开车送我们到冰雪大世界观看冰灯。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于1999年底在美丽的松花江畔诞生,每年举行,汇天下冰雪艺术之精华、融世界冰雪游乐于一园,场面宏伟壮阔,造型磅礴大气,景致优美绝伦,被誉为恢宏壮阔的“冰雪史诗画卷”。
进园不久同所有的游客一样,请了当地的摄影人,跟随我们拍摄几处留影,他们的相机是用厚厚的棉包裹着的。

项目组老师们在冰雪大世界的合影

恐龙
猴子
晚上天气更冷,两个小时下来,人都开始哆嗦了,但是我们还是坚持把冰雪大世界转过来,参观了冰雕塑的琼楼玉宇、千桥百转、曲径通幽,犹若在仙境般畅游。最后我们还攀了冰岩,大约有10多米高的斜坡,亲自体验了北国冰雪文化的独特神蕴。

宫殿
宝塔
后记:
当年的哈尔滨的冰灯节,就显得原生态、古朴、自然。时隔多年,今天的冰雪
大世界迁址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西区,建造成大规模的冰乐园,每年都有不同
的主题。
打破以往单一的参观形式,有滑雪场、滑冰体验场、冰上自行车、冰爬犁、
冰上碰碰车等冰上娱乐互动项目。还可以欣赏到冰雕比赛作品、专业演员精彩的
冰上杂技和冰上芭蕾表演。在园内开辟了温暖水吧、咖啡热饮吧、快餐厅等。
朋友们现今去观赏哈尔滨的冰灯,就豪华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