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各电视台和网站频频播报和介绍,2009年7月22日这天,是五百年一遇日全食天文奇观的观测日,千载难逢。我国和世界的天文爱好者,云集到长江流域的各个最佳观测点,跃跃欲试。对国人进行了有关日全食一系列的科普教育:日全食的形成、如何观测日全食等等。并发布了日本、印度、俄国等一些科学家的日全食的精彩图片,如钻石环、倍丽珠等首次亮相,光彩夺目。以至国外航空业推出,飞机可以追着月亮跑,去观看更长时间的日全食。
钻石环

日冕
倍丽珠
被日全食宣传的我,萌生在这天也看看百年的奇观。无奈地处天津大港油田,观测日全食的眼镜没地方买,以前见到的几种自制方法还不让用,只好束手无策。
7月22日这天早上,一看天气是阴天。8点多钟我拿上相机出门,直奔怡然小区的喷泉小广场。虽然太阳在云里时隐时现,但是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太好了,我正愁没有观测眼镜。在水塘边转了半圈,看看在哪里合适,最后选择在水塘边的树阴下。
这里已经来了两位男士,很快时间到了,太阳开始被遮挡,大家赶紧拍照。而我的相机却扑捉不到太阳的成像,看到人家都能拍到的,急我够戗,又折腾半天。我又尝试对着塘水面照,用摄影方式照,后者还凑合吧。虽能拍到但成像不如人家清晰,看来是相机精度的问题,没办法只好将就吧。中间我去了趟超市,回来找的长椅坐着候观,因此观测点挪离原来不远的地方,最后坚持到10:30,太阳躲到云了不肯出来,我就收兵回家了。

8:51 初亏多时
9:01 渐变

9:29 接近食甚
10:10 即将复圆

10:03
云遮月
整个过程有点盲目、缺乏准备。回来在网上一查方知,天津因为纬度的关系,只能看到日偏食。主要变化分三个过程:初亏—食甚—复圆。从初亏(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为8:24)到食甚(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为9:33)再到复圆(日食结束为10:46)将大约持续两个多小时。观测的最佳时间为9:30左右,食分为0.756。
不管结果如何,重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气息。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知,不断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小常识: 食分——指日食或月食时,太阳或月亮被遮蔽的程度。
以太阳或月亮的直径为单位来计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