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尸要价》背后的故事
(2010-08-20 18:38:54)
标签:
挟尸要价文化 |
2010年8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颁奖典礼上,一幅名为《挟尸要价》的照片以全票获得了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关于这个照片背后的故事,在一年前曾轰动社会,因为按照所有媒体的报道,这是一件道德败坏、令人发指的事件。关于此事,我只是再简单陈述一遍,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大学生何东旭、方招、陈及时为救溺水儿童壮烈牺牲,而打捞公司打捞尸体时竟然漫天要价,面对同学们的“跪求”,个体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元的捞尸费。
我要声明,这件事情我所知不多,网上能看到的以上段内容为主。一年之前,这是我认为的事实,并且和大家一样愤怒异常,专门为这种禽兽不如的行为写了一篇文章,但是因为口诛笔伐的人太多,我在北伐军里就很不显眼了。当然,因为要发表不和谐或者说很和谐的观点,那篇文章就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从电脑上消失掉了。然后说一年之后,大家冷静下来,虽然往事不堪回首,但是我们回一下首,还是能发现不少不一样的事与物。
现在网上有两种说法。一是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质疑:在打捞中,两条船共同作业,捞到后要迅速地用绳子拴着手或脚,避免再次滑落水中,船太小,在深水处不容易把尸体捞上来,要牵引到岸边再捞起。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
二是记者郝建国调查:图片定格瞬间画面是,捞尸者以答应的36000元还没有全部到位为由“罢工”,一个叫王守海的捞尸者,把打捞上来的方招的遗体用一条绳子绑住右手(图片上绳子打结很清晰),用另一条带铁钩的绳子钩住T恤,久久将遗体横在水中,而不是拖到船上。当时岸上的同学们哭喊着抗议这样的行为,但王守海摆手不动(请注意王守海的表情和手势,当时校方答应的36000元尚未全部到手)。王守海等人这样侮辱英雄遗体,目的是调动岸上老师和同学们怜悯和痛心,以及时拿到他们开出的36000元天价捞尸费。
发表观点之前,当然还是要顺从一下民意,以证明我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以我先说,李玉泉肯定不是个好人,是XX的走狗,他的言论绝对是为了社会的和谐。他简直就是忘了我们中国人传承百年的看客心态,我们从来都是只希望家庭和睦,哪想过社会和谐,我们都是左冷禅,不想江湖太寂寞。捞尸人的行为更是可耻,这个我就不再多说。而记者郝建国,绝对是一个正义的记者,英雄与侠义的化身,就差智慧与美貌并重了。虽然有人质疑报道的真实性,但是我要说,不管他站在真与假的那一面,他都决定站在正义的一面。假的也是可以代表正义的。
好了,以上是我的观点,以下只是我的胡言。
我从网上搜索了那张获奖照片,然后因为此图焦距拉得比较近,照片上的画面不知情者还以为是某位领导人在指点江山。于是本着追求事情真实性的那种新闻记者的精神,我又百度了几张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照片。通过研究这几张照片,我有了一点点疑问。首先,我不久前坐过一点点船,对照片里的江岸有一点点了解,按我的理解,画面里两只船所处的水位已经不高,水草依稀可见,不远处的沼泽还有两人围观。当然,我知道三位英雄不是在这里淹死的,我所想不通的是,为什么那两个观众看似很悠闲,这就是新闻报道中群情激愤的群众吗?观众和群众不应该只是一个字的差别吧?当然,这两个人可能只是例外,所以我又赶紧查看了其他几张照片上的群众,为了看清他们的神情举止,我放大图片,不放心,又找到清晰度高的。终于看清了,原来他们中间的多数人,也是那么的悠闲,有人叉腰,有人将手环于胸前,有人打手机,有人喝水。当然,可以往好的一方面理解,叉腰的表示正在想主意,手环胸的表示内心的无奈,打手机是在报警,喝水的是润润嗓子准备呐喊抗议。这样这个疑问就解决了,然后就还有一个疑问,就算按新闻报道的群众都很愤怒,为何船已离岸不远,就没人上去争夺尸体呢?要是有我身边一些朋友的性格,早就冲上去了,管他水深水浅。要是有我的几个东北哥儿们,早就不会有这张照片存在。我就不信现场就真没有几个纯爷们儿。所以说,我相信有人“挟尸要价”,但真的是照片上这两支渔船上的人吗?所以,我是不是要收回前面对李玉泉的斥责?
曾经的周老虎事件让我知道媒体有时候为了追求收视率是可以不追求真相的,有时候为了追求收视率又是可以追求真相的,一切就看怎样观众喜欢。如果挟尸要价的真是船上的人,我只能对冷漠围观的群众说:你们这些人呐!如果照片是被误读了,我只能对不明真相的群众说:你们这些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