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拼制青灰泥与原矿青灰泥(转)

(2011-08-20 14:13:56)
标签:

杂谈

分类: 一壶茶

http://s3/middle/4705d92dgaae9c6336ab2&690黄龙山青灰泥(图片借用宜兴紫砂联盟]

http://s16/middle/4705d92dgaae9c6adb8af&690

http://s6/middle/4705d92dgaae9c9512545&690原矿.(紫砂之苑作品)。

青灰泥: 藏青灰泥,为明末清初广为流传之泥料;近年来开採量少,故成品甚稀;呈深紫灰色调,因满佈颗粒,触感特殊,玩家喜呼“鲨鱼皮”,是甚为难觅之特优级泥矿。

泥性: 泥性疏松不结,含铁量高,张力特大,不易变型、塌陷,惟黏性不足,烧制中易现氧化铁熔点,石灰、跳砂、杂质较多挑泥须严格谨慎,烧窑温度特高。烧成后双气孔结构明显,空气对流顺畅,简朴古雅,老味十足,别具明代紫砂原料气韵。砂感重而不刮毛,色泽如紫似灰,沉重扎实不妥协,似硬汉风格,十分易于辨识。窑温约1200度,收缩比13%。

 

添加在紫砂泥中起调色作用的金属氧化物主要是红色氧化铁、黑色氧化锰、绿色氧化铬、蓝色氧化钴、黄色氧化钛,这些化工合成的金属氧化物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混合使用,都调不出青灰色的效果,所以,青灰色的紫砂壶,一般是不会含有化料的(但也有例外)。

    http://s15/middle/4705d92dgaaea0d62253e&690
全手工制★原矿青灰泥【扁腹】

 

 青灰色是乳白色与红色、紫色调色的结果(紫色又是红色和黑色调色的结果,氧化亚铁呈铁青色,偏黑)。青灰泥,也就是白泥与紫泥、红泥拼制而成,天然拼,叫混生矿,也属于原矿的一种;人工拼,又有白泥与紫泥、红泥拼和白砂与紫泥、红泥拼。上面说到的例外,就是用来拼制的紫泥和红泥,是否为原矿,基料中是否添加了铁红粉或者锰粉。

     白泥,丁山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丁山南部,丁山有个地方叫“白宕”,即为出产白泥而得名,汤渡地区,今天也为用白泥制作酒瓶的专业区域。用白泥和紫泥(包括浆)、红泥(浆)拼,是低档“紫砂壶”的做法,因为可以满足注浆和拉坯的工艺要求;用白砂和紫泥、红泥(主要是浆),比较少见。这主要是因为白砂比较少,商业上不具备可操作性(量少并且不可持续,完全可能等打出品牌来却没原料了)。

     原矿青灰泥,俗称青灰段,是黄龙山最多的紫砂种类。因为出矿多,所以价格较低。有些青灰段,质地很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石英含量高,颗粒层次丰富。用这样的青灰段制作的紫砂壶,如果烧制不出问题,泡养效果相当不错,并且有老壶的特殊效果,古朴,粗犷。因为青灰段原矿价格较为便宜,所以造假相对较少。

     人工拼制青灰段,主要是为了消化杂质较多的紫泥、红泥。这样的紫泥、红泥如果制作60目以下的颗粒,杂质会非常明显。但如果制作100目以上的细小颗粒,杂质就看不出来了,但这样细的颗粒,无法单独成型制作,只能冲浆使用,冲浆工艺的一种效果,就是调色。所以,尽管原矿青灰段很多很便宜,市场上还是出现了这么多的人造青灰泥,就不足为怪了。

     判断原矿青灰泥与人造青灰泥的方法比较简单,就是观看壶表面有没有“脱浆”现象。特别是流、鋬等镶接处,因为掇嘴鋬时这里需要反复刮抹,人工拼制的泥料中颗粒的契合不牢,较细的颗粒会被刮掉(或集中堆积在其他部位),形成“脱浆”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出现“脱浆”即为人工拼制泥料,如果壶艺人制作时泥坯干湿度、力度掌握不好,原矿泥料也会出现“脱浆”现象。只不过人工拼制的泥料更容易出现“脱浆”现象、“脱浆”现象会更加明显。

    理论上,青灰泥也有可能添加了化料,但是这种可能性较小,起码目前我还没有发现过。本来人工拼制青灰泥的目的就是将杂质较多的紫泥、红泥利用起来,不添加铁红粉、锰粉,也可以达到效果,再添加铁红粉、锰粉,就有些画蛇添足了,这种成本的增加,完全没有必要。青灰色,天生就与鲜艳二字绝缘,所以青灰泥,也就没有了“鲜艳”的噱头,造假自然就少了。

 

【专家观点】

http://s8/middle/4705d92dgaae9d419cf37&690

此类料从图片上看不是青灰泥,从我的经验认为此类料是仿清早期的料,现在市场上见到不少,是刻意为之,实质是拼了粗料。这样的料子在仿老壶上多见。

其实对一些特殊的料不要太过刻意的追求,即使是同一的料在不同的烧成条件下发生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就青灰而言,水色是很重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