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砂壶的款识—乾隆朝壶款

(2011-06-19 21:58:12)
标签:

杂谈

分类: 一壶茶

http://s7/middle/4705d92dga611245e8ec6&690

由于乾隆帝对饮茶的喜好,不少地方人士将紫砂壶作为贡品,进贡宫廷,从今天能见到的宫廷保留下来的壶艺来看,大多工艺精湛,装饰富于变化。

在民间,乾隆朝壶艺风格异彩纷呈,尤其在壶体装饰上,采用粉彩、炉钧釉、泥绘等,更是别具一格,一方面为了外销,另一方面为了迎合富商、市民的需求,追求艳丽。在今天看来,这些作品也都体现出了康熙朝的典型特征,为收藏家所珍惜。

“澹然斎”款壶,为乾隆朝的典型作品,此壶的装饰方法是在烧成后的壶体上,施满粉彩,再入窑经过二次烧成,烧成后的满釉装饰紫砂壶,却掩盖了紫砂壶的原有特点,所以乾隆嘉庆以后,此种工艺不再流行。只是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仿品,但无论釉料或画法,尚不如过去。

六方狮纽壶,邵瑞元制。该壶造型与1981年海南沉船被打捞上来的现为香港茶具博物馆收藏的外销六方狮纽壶,几乎相同。只是被打捞出来的壶,壶盖上狮子前一滚动的小球没有了。该壶无款,两壶相比,邵瑞元制的壶更精致一些。

另一件六方描金壶为董永季制,壶颈略高,三湾流,圆方形环把大方、稳重,壶体装饰较为少见,壶体施漆,再描金,色彩艳丽。

综观乾隆朝民间紫砂壶艺,造型简洁、大方,装饰方法多种,款识变化不大,制作工艺比较讲究。就目前古玩市场来看,有时还能偶尔遇见这类作品。

另有175213日,一艘满载15万件瓷器68万磅茶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捷达麦森在南海触礁翻沉。232年后,此船被打捞出海。该船中的15玩件瓷器绝大部分是来自康熙和乾隆初年的景德镇民间窑厂。

在沉船中,发现有八件宜兴紫砂壶,为船员东方之旅的纪念品。这八件紫砂壶,19864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古艺术品的交易中,由香港收藏家罗桂祥先生购得,现为香港茶具博物馆收藏。

该八件紫砂壶,器型多种,均为光货,其中有两件朱泥壶较其他几件略大些,纽为卧狮纽,壶身筒为六方圆柱体。八件紫砂壶中,仅有一件小朱泥壶有款,底款“玉香斋”。

该船位1752年(乾隆十七年)由南京装货开出的。“玉香斋”款朱泥壶当为乾隆朝早期作品。“玉香斋”款不见著录,已很难考订。但壶的发现,为我们研究清初的紫砂壶形态,款识等提供了依据。“玉香斋”款朱泥壶或许就是当时专做批量的朱泥壶商号。

据说这种类型的壶和“玉香斋”款的朱泥壶在闽南地区也多有发现。

http://s9/middle/4705d92dga61105cf43b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