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2020-05-12 08:12:08)
标签:

浮月村

碉楼群

江门

分类: 桂粤闽琼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从斗山镇出来约5.2公里便到了浮月村,此村为网红村,集中了13座碉楼,并且视野很好。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入村见到的第一个碉楼高三层,第三层出廊,置多立克柱,券拱,山花上隐约“中山*”,第三字不可辩。后在网上查得资料,此楼叫“中山阁”,一般开平、台山的建筑要么叫“楼”或“庐”,少有称“阁”,这是第一次见到称“阁”的碉楼建筑。
该阁建造者陈国麟为纪念其父陈栋华与孙中山先生早年在美国建立的一段革命情谊而命名,楼名彰显了家族的荣耀,也是浮月村的荣耀。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恒安居,建于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坐北向南,楼主陈国常先生。高四层14.5米,阔6.72米,深9.5米,占地面积63.84平方米。第三层前三分之一出廊,开五拱,均有钢筋护拦,山墙书“恒安居”三字,依稀可辩。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恒安居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英庐,该楼建于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北向南,楼主是陈国英先生。该楼四层,高四层14米,宽6.1米,深9.54米,占地面积58.19平方米。每层有绿色双掩木窗,三层挑出柱廊,柱为爱奥尼柱,山墙隐约见“英庐”二字,大门开在侧面。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蓁华居, 建于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坐北向南,楼主是陈蓁华先生。四层13.5米,占地面积130.10平方米,青砖外墙,三层挑出柱廊,设七“窗”,以方柱为基,多立克柱进行装饰,山墙隐约见“蓁华居”三字。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蓁华居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惠华居,建于1917年,是浮月村的第一座洋楼,是楼主陈璋承先生受当时乡族中旅美华侨陈宜禧先生主持建造新宁铁路的启迪与鼓励,率先在村里建起的一座洋楼。此居三层,三层挑出柱廊,三层左右置半筒型燕子窝。大门开于右侧,三层有绿釉琉璃瓶状护拦,方柱和圆柱较为粗壮,感觉更为结实。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惠华居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鋈(音:务)庐,四层,三层挑出柱廊,饰爱奥尼住,顶置四方亭。鋈指的是一种白色金属,可作为药使用。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贤安庐,此庐与之前看到的建筑区别较大,外墙为红砖墙,没有进行粉刷。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贤安庐共四层,二层挑出柱廊,三层四角置方形燕子窝,三层的山墙与其它的与众不同,开了很大的一个门洞,牌坊造形,四层置四方穹顶亭,与旁边的安雅庐整体形制相同,交相辉应。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仕庐,建于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坐北向南,楼主是陈仕华先生。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四层15.2米,阔8.23米,深9.32米,占地面积76.70平方米。首层两侧开门口,第三层四面挑出回廊,顶层设有前廊,女儿墙正中刻“仕庐”两字,立面山花,攒尖顶施四条卷云垂脊。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仕庐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仕庐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巨华居,此居属于小型庐类建筑,两层。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此村基本是陈姓世居之地,所以碉楼、庐均为陈姓人所建,村中有陈氏宗祠。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浮月村有较多名号

桂粤寻古六十七(浮月村碉楼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