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雲程齋主
雲程齋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544
  • 关注人气:1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鲁王墓-明鲁荒王墓(一)

(2013-01-02 19:07:58)
标签:

明藩王

鲁王

邹城

旅游

分类: 帝王陵墓

http://s12/mw690/470382bbxd2202f20377b&690
2009年9月从济南出去,去了兖州(火车),再从兖州至邹城(大巴),邹城再到曲阜(出租),曲阜再回兖州(大巴),兖州再回济南(火车),相当于兖州、邹城、曲阜成了一个小环线。去邹城,其实主要是为了探方明鲁王墓,顺道去了市区的孟子庙,收获不小。

荒王陵旅游区坐落于孟子故里邹城市东北的九龙山南麓,九龙山有连峰九座,由南而北入曲阜境,其状婉延曲折,逶迤如龙,故名九龙山,南面一片沃野,与朱山遥遥相对;东有卧虎山,西有玉皇山,陵园前面为白马二泉,为白马河源头。


http://s3/mw690/470382bbxd2202f46b3c2&690
鲁王即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第十子朱檀。朱檀生于洪武三年二月十七日(1370年3月15日),于同年四月初七日(5月2日)被册封为鲁王,洪武十八年十月二十一日(1385年11月23日)之国兖州府,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390年1月12日)薨,时年二十岁。原于洪武年间册开国元勋信国公汤和之次女汤珍为鲁王朱檀妃,但朱檀死时,汤妃没有生育。


http://s8/mw690/470382bbxd2202f5f2377&690
鲁王墓的三洞门,是三座独立的门洞。


http://s4/mw690/470382bbxd2202f8f2213&690
鲁荒王就位后信奉道教,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求长生不老之药,结果“饵金石药,毒发伤目”,仅活到19岁,就中毒身亡,朱元璋得知后又疼又气,认为他的行为荒唐,谥曰“荒王”,鲁荒王陵由此而来。


http://s11/mw690/470382bbxd2202fad993a&690
在数位王妃及侍妾中,只有戈氏生有一子,赐名肇煇,先后于洪武二十三年五月十三日被封为世子,于永乐元年三月初二日袭封为鲁王,即鲁靖王。在母以子贵的时代,由于为鲁荒王生下了唯一的儿子,所以她也在朱檀死去的第二年被晋封为鲁王妃。


http://s8/mw690/470382bbxd2202fd54757&690
进入大门后是为棱恩门,是后修复的。


http://s10/mw690/470382bbxd2202ff5bb29&690
享殿已经无存,但是遗址还是清晰可见。


http://s6/mw690/470382bbxd22030165085&690

http://s12/mw690/470382bbxd22030463e3b&690

http://s1/mw690/470382bbxd22031b050a0&690
进入墓地的重要区域,建有明楼,这在其它藩王墓中是没有的,这估计是明朝初创,而鲁王又早逝,没有相关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相关的墓葬,所以建了只有帝才能有的明楼。


http://s2/mw690/470382bbxd2203186abe1&690
地宫距地表深26米,墓道全长50余米,墓室全长20.6米,分前后两室,平面呈“T”字形,封土面积约1.3万米,发掘前保存完整。


http://s7/mw690/470382bbxd2203117c1d6&690
鲁王墓以山体了墓穴,又较深,所以没有被盗,较好的保存了墓中的文物。


http://s15/mw690/470382bbxd2203149e29e&690
墓内展示的出土陶俑,明藩王墓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小型陶俑陪葬。在成都的蜀藩王中出土了大量陶俑,并且塑造得形象生动,展示了藩王们的奢侈生活。


http://s2/mw690/470382bbxd22031625da1&690
墓内陈列的文物,都是复制品。


http://s13/mw690/470382bbxd22030d9209c&690
戈妃墓在朱檀墓西侧约六十米处,该墓距地表较浅,1967年被村民耕地时发现。墓分前后两室,总长15.4米,其中前室长3.8米,后室长3.5米,宽4.3米,两室中共建有5个砖砌壁龛室,石门两道,无门钉,以自来石支顶,拱形起券,做工较朱檀墓粗糙。


http://s15/mw690/470382bbxd2203064b93e&690
鲁妃墓志全文如下:

妃戈氏,以良家子入侍亲藩,洪武二十三年封为鲁荒王妃,子一人肇煇,嗣封鲁王。正统五年十月初九日以疾薨,享年七十二。讣闻,辍视朝一日,遣官致祭,命有司营葬如制。太皇太后、皇太后皆赐祭。以薨之次年四月十九日葬于九龙山之原。呜呼!妃以贤淑之行作配亲王,抚育贤子,嗣有封国,则妃之享荣养、臻高年,盖理宜然也。爰述其概,用纳诸圹,以垂永久云。


http://s2/mw690/470382bbxd220308f021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