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劳动家庭作业是必要的加负
(2020-01-13 21:21:26)
标签:
布置劳动家庭作业时评教育 |
分类: 教书育人 |
布置劳动家庭作业是必要的加负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印发《广东省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行动计划》,《计划》要求,2022年广东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必须达到100%,明年广东各小学开始开展游泳教育教学,并鼓励中小学校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建议学校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11月13日《南方都市报》)
虽然长期以来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没有劳动教育的教育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教育。但近些年来,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却严重欠缺,普遍缺少参加劳动的机会。
在学校里,出于安全考虑,中小学普遍没有开设劳动实践课程,校园中的劳动教育仅剩下擦黑板、打扫教室和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讲解,校园劳动教育形同虚设。即便如此,还有一些中小学生父母替代孩子打扫教室卫生,定期到学校给孩子洗衣服,或者花钱请家政人员打扫教室、宿舍卫生,帮孩子洗衣服。而在家里,很多父母往往溺爱孩子,不舍得孩子吃一点点苦,以及过度看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让孩子把时间都用学习上,不让孩子干一点点家务活,很多小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统计数据显示,小学生中没有参与过扫地、洗衣服、洗碗等家务劳动的,占六成以上。
显而易见,中小学生长期缺少劳动教育,不会动手、不会劳动、不会自立,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轻则,造成中小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初中生不会剥鸡蛋、不会系鞋带不是个例。重则,不尊重劳动成果,甚至鄙视劳动,缺乏自我劳动、自主劳动、自觉劳动的习惯和意识,难以养成勤劳勇敢、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劳动精神和优秀品质。
广东省教育厅建议中小学学校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从教育科学角度说,学校和老师给中小学生布置这样的劳动家庭作业,显然是必要的补课和加负,应当成为中小学生家庭作业、寒暑假作业的一种标配,值得推广。
一方面,给中小学生布置劳动家庭作业,可以直接引导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督促家长为孩子劳动实践提供空间和时间,放手让孩子去干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扭转眼下很多中小学生不干一点家务活的现象,让中小学生走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另一方面,给中小学生布置劳动家庭作业,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自觉劳动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质,有助于健康成长成才。
当然,要让劳动家庭作业发挥出效果,真正落实到位,还需要强化劳动教育督导,完善、科学中小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让中小学生的劳动评价结果成为升学、评优的参考依据,倒逼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得不重视劳动教育,从而让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相融合,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