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如何才能学以致用?

(2016-03-04 07:46:11)
标签:

教育

时评

大学生就业难

最难就业季

学以致用

分类: 教书育人

大学生如何才能学以致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独立评论之声,添加“Hy850801”,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大学生如何才能学以致用?


又到一年应届毕业生求职旺季,大学生就业、择业话题再次引起关注。从踌躇满志步入大学校门,到身心疲惫奔走于各大招聘会,在追求职业理想的道路上,有些幸运儿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也有不少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在毕业后放弃自己的专业。31日《中国新闻网》)

 

大学毕业生一直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特别是在人口红利时代终结的当下,每年多达七百多万的大学毕业生更是我国眼下非常重要的劳动力资源,他们的肩头既传递着民族的希望,也承载着上千万家庭的重托。大学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自食其力,能够谋生,不仅关乎大学毕业生自身及其家庭的生存发展,而且关乎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

 

一个家庭耗费大量资金,甚至是背债送孩子读大学,结果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不能学以致用,大学毕业生放下身段去从事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作。这就浪费了国家有限、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且会直接让大学毕业生本人及其家人认为三四年的大学白读了,进而在社会上造成“读书无用论”的盛行,让人们不再相信读书、上大学能够出人头地,可以成为底层民众实现向上流通的重要渠道。近期热炒的广西“16岁夫妻”,实质上正是“读书无用论”的一种产物。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或者不能学以致用,除了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好好学习,没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之外,最根本还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出了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高校在定位、专业设置上,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轨,没有考虑到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培养了很多市场、社会不需要的专业毕业生。比如,昔日的热门专业法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现在已经多如牛毛,差不多每一所高校都开设了这两个专业。另一方面,高校仍然重视知识教育,轻视了能力培养,即便是知识教育往往还落后于社会需求,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可见,要让广大大学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根本还是改革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病。高校要准确定位,要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旗帜下,加快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科学规划,避免盲目设置专业和招生。同时,高校要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知识教育上要跟上社会步伐,实践能力的训练要重视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大学毕业生,才能让他们顺利就业,让人们认识到读大学是有用的。

 

当然,我们对大学毕业生学以致用这个概念也要有的新的认识和内涵。大学毕业生学以致用不简单等于是找到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而是大学中所学到的创新思维方式、先进思想观念、独立思考能力等很难在课本上、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在工作上、事业中,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实现个人职场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比如高学历人才运用“互联网+”思维开路边摊,就是典型的现代版学以致用。所以,广大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好好学习文化课知识、实践能力,还得学习新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独立评论之声,添加“Hy850801”,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大学生如何才能学以致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