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堂】跑焦到底咋回事

标签:
摄影器材跑焦 |
分类: 工作相关 |
在数码相机盛行的年代,自动对焦系统都未我们带来无限方便,某些环境我们甚至可以不看取景器或相机屏幕,半按快门键相机就自动为我们选择适合的焦点。但自动对焦并不完美,不论是入门级乃至专业级的对焦系统,都存在一个难以根治的问题——跑焦。跑焦的情况在网上一搜一大把,面对单反的自动对焦系统跑焦声一片,那到底什么叫跑焦?跑焦会有什么表现以及出现跑焦情况应该怎样调?通过这篇文章,你将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什么是跑焦
简单地说,就是单反相机通过自动对焦系统拍摄,得出照片的焦点与我们所需要拍摄焦点出现偏移现象。想象一个飞镖靶子,当我们需要选择对焦的点是靶心,半按快门对焦后不重新构图,再按下快门拍摄,照片结果靶心很模糊,就是我们所说的很肉,而靶心附近上方或下方却显得清晰,这就是跑焦。
上图是一张判断焦点是否正确的基本原理图,图中的对焦点F所处的位置正是没有跑焦的理想位置,也就是景深靠前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
跑焦具体表现
我们找到目前较为普遍,用以测试跑焦的标尺图纸,并用A4纸打印制作出来用以简单测试:
下面以一张图片,向大家简单展示当出现跑焦现象时焦点的偏移现象:
以中间的十字型焦点进行自动对焦,然后拍下照片,当自动对焦正常时刻度0应该是最清晰,而上图可以看出较清晰的却是-1的刻度上,这就是最简单的跑焦现象。(顺带一提,遇上肉眼难以分辨的跑焦时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帮助我们找到照片的焦点,例如View
NX和ZoomBrowser EX)
造成跑焦的主要因素
跑焦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个:相机机身跑焦、镜头跑焦、镜头与机身都跑焦。
机身因素跑焦
首先我们根据相机机身的对焦形式与成像原理来分析为何机身会出现跑焦现象,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对焦系统主要分为: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反差式自动对焦。
相位检测是对焦系统
上图是数码单反相机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当光束通过镜头进入反光板,一部分光束会被装在反光板后面并与之垂直的小反光板反射到AF自动对焦感应器上。而AF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半按快门时,AF传感器会将影像光束的信息传送到机身的微处理器上,从而让镜头做出对焦动作并计算出最清晰的对焦位置。当完全按下快门进行拍摄,反光板会升高,透过镜头进来的影像光束会投射在感光元件上,从而完成曝光拍摄动作。
结论,数码单反相机的相位对焦检测方式是导致跑焦的罪魁祸首!
反差式自动对焦系统
这种对焦系统多数在数码卡片机、无反相机、微单相机使用。反差式对焦系统取消了反光板与五棱镜,让影像光束透过镜头直接投射在感光原件上,通过相机上的液晶屏幕或即时取景器进行取景拍摄,简单地说就是“所见即所得”。机内处理器根据投射在感光原件上的影像光束,根据影像的反差情况驱动镜头的自动对焦马达进行对焦。这种对焦方式因为简化了反光板与AF传感器,大大降低了因结构上的误差而造成的跑焦程度。但这种对焦系统要求被摄体达到一定反差条件才能对焦拍摄,过程中更加依赖镜头对焦的精确度,而且对焦速度较慢。
镜头会跑焦吗?
镜头有固定的机械结构和光学结构,他们不会在对焦过程中发生改变。数码时代的镜头不论是手动镜头还是自动对焦镜头,都会接收机身触点传输过来的合焦提示。自动对焦镜头还会接收到机身传输过来的对焦距离指令,从而完成对焦工作。数码镜头内部有一颗电子芯片,作用是驱动镜头自动对焦、与机身数据交换。镜头的电子芯片是有优劣之分的,芯片算法比较落后的镜头会和机身数据交换误差比较大,会导致跑焦。
结论,机身是锁定对焦的发起者和最终确认者,数码镜头只是对焦的执行者。数码镜头芯片的算法优劣会影响与机身的匹配度,导致跑焦。
镜头因素跑焦
可以简单归纳为一下几点:
2.防抖功能可帮助图像稳定,除非是使用三脚架,否则手持相机是很难避免有抖动的,因为整个画面的抖动,AF传感器很难找到一个适合的对焦点。
3.镜头马达的精确度,通过马达的旋转进行影像的对焦,是从马达启动旋转到刹车停止的一个过程;马达在图像完全对焦处未能停止或者未到完全对焦清晰就停止,都会使对焦点有所偏移。
4.镜头与机身的匹配程度,这个涉及到机身制造商的镜头光轴和对焦参数,因为副厂镜头制造商作为原厂的竞争对手,机身制造商不可能公开这些参数,属于反向工程,所以副厂镜头需要在这方面投入较大力度,包括法兰距、镜片相对的位置(特别后组镜片的位置调整)、电路模块与接触点等等方面的调整,以便让自身镜头与机身达到最大程度的匹配。
机身与镜头的调整参数误差造成的跑焦是内在的原因,外在的正常磨损是不可抗力的。例如使用时间长了,拉动反光板升降的支架运动次数达到一定程度,反光板便会出现位移,不能让影像光束准确地反射到AF传感器上。再例如,爱好摄影必然带着器材上天入地,环境和气候的原因会造成镜头或机身热胀冷缩的变形,当然这种程度的变形我们很难察觉;但极轻微的变形足以影响镜头和机身对焦的准确度而造成跑焦。综上所述,跑焦几乎存在于各种机身和镜头,要拍摄对焦精确的照片,两者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即使原厂机身搭配原厂的镜头也很难保证百分百不出现跑焦,而且出于竞争关系,原厂制造商在升级自有产品时,副厂的产品并不会纳入自己兼容改进的范围内,甚至会刻意限制副厂镜头对自由机身的兼容度,副厂镜头如果出现跑焦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了,同样一块蛋糕谁不想给自己分块大的呢?作为使用者能做的就是尽量享受厂家提供的调整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镜头机身的兼容度。
是只有副厂镜头跑焦吗?
只要是用在单反相机上面,不管使用原厂镜头还是副厂镜头,跑焦都是无法避免的!
理论上佳能原厂镜头和佳能数码单反机身数据交换匹配度是更高的,但是也只是更高,跑焦仍然是无法避免的,只可能是跑焦几率、程度略低一些。
导致跑焦的其他原因:
1、大光圈或者长焦距的镜头,景深范围会比较浅,一旦有跑焦,会更加明显;
2、锁定对焦后的二次构图,导致焦平面错位时候,也会出现跑焦。
跑焦解决方案
首先,机身跑焦可以有以下三种解决方案:
1. 如今高端单反机身都带有自动对焦微调功能,例如:佳能1D、5D II,尼康D3、D700。
5D III的自动对焦微调选项
2.
上面的方法依然解决不了跑焦,如果装备仍在保修期内,建议到厂家的官方指定维修点进行调整。
3.
最为传统的调整方法就是反光板后方的两颗内六角螺丝,较外侧的是调整反光板的取景范围以及反光板上升的角度,内侧靠近传感器的一颗,则是调整反光板后方副反光板的上升角度。
PS:这个调整方法要求使用者非常了解机身结构及工作原理,而且防尘功夫必须完善,否则,无论是否在保还是建议到指定维修点吧。
镜头跑焦的调整:
镜头跑焦可以送至镜头厂商维修站进行调焦,厂商透过镜头后方接触点连接电脑,进行参数调整。目前,所有厂商中只有适马公司1家可以允许用户调节镜头焦点。
操作方法需要,适马镜头后卡口安装到适马USB DOCK(另购,市场价约600元)上,再用USB
DOCK另一端USB线连接1台电脑(安装SIGMA Optimization Pro软件,可从适马中国官网下载),打开SIGMA
Optimization Pro软件,既可以识别适马镜头,进行操作。
适马2013年发布的镜头调焦底座:USB DOCK
区别于佳能、尼康等机身调节跑焦,适马提供的镜头调节焦点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精确。
对比如下:
1、机身调节焦点只能针对变焦镜头的最广焦段和最长焦端。
而镜头调节焦点能针对除了最广、最长焦段以外更多焦距段进行调节。
2、在同一个焦距上,机身只能一刀切的向前或者向后调节焦点。
而镜头 调节焦点可以在不同的拍摄距离(从最近对焦距离到无限远)分成4段区间,分别向前或者向后进行针对性调整焦点。
适马镜头可以搭配USB DOCK配件的型号是:
对于跑焦的定义以及跑焦的校正方法,到这里我们作了简单的阐述。镜头、机身的跑焦,并不是摄影者的世界末日,方法总比问题多,这就是器材厂家售后服务的存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