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古文化街天后庙会全纪录:“情系两岸,平安吉祥”纪念妈祖诞辰1051周年

标签:
天后妈祖庙会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台湾 |
分类: 社会纪实 |
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天后的生日。今年的4月25日,以“情系两岸,平安吉祥”纪念妈祖诞辰1051周年为同一主题的大型庆典活动,分别在天津天后宫与台湾北港朝天宫同时进行。福建湄洲妈祖庙(987年)、天津天后宫(1326年)、台湾北港朝天宫(1694年)为世界三大妈祖庙。在这一天,“妈祖故里”福建湄洲岛上也隆重举行了妈祖诞辰祭祀大典。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褒称。妈祖姓林名默,本是一位普通的渔家姑娘。在她即要降生之傍晚,邻里乡亲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映得岛屿上之岩石红光四射,父母察觉此婴必非等闲之女,遂关怀备至,疼爱有加。因其出生至弥月间均不啼哭,故取名林默。林默幼时聪明颖悟,年小志弘,不满封建婚姻,立志不嫁。自小钻研医道,妙手回春,教人防疫消灾。她性情和顺、热情,排难解纷,行善济世,均乐事为。妈祖一生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济险拯溺,被众人尊称为“通元灵女”、“龙女”、“神女”。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一次在海上搭救遇险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头部,落水身亡。死后,她多次显灵救逢凶遇难于众,海舟危难,有祷必应。有关妈祖的传说愈演愈众,愈演愈神,人们最终将妈祖奉为名副其实的“海上女神”。
妈祖有许多名称,如“林氏女”、“神女”、“默”、“默娘”、“妈祖”、“婆祖”、“灵女”、“林夫人”、“天妃”、“天后”等等。各地妈祖庙宇名称不一,有称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有称天后寺、圣母坛、文元堂、朝天宫、天后祠、安澜厅、双慈亭、纷阳殿等等。
在今年,天佑摄影网组织了一行9人从北京专程前往天津拍摄了这一全国海滨城乡影响重大的节日。拍摄之初,我想到这样的大场面应该用个广角镜头,就用了腾龙新出的10-24,装在50D上广角端的视角相当于全幅上的16mm,效果果然很棒,虚焦的机率非常低。而另一台20D则装上了腾龙的28-75/2.8,用来对付稍远点的场景。言归正传,我们还是先看图片吧。
活动前,市民们在购买香火
人山人海的信徒们
祭祀大典开始之前便飘洒了几滴零星小雨。查看天气预报说是晚上才有雨的,天公不作美,祭祀大典刚开始雨点便疯狂的砸了下来。但这根本影响不了市民们的热情,大家依然疯拥而至,争相观看娘娘的凤仪。
传统祭拜仪式后开始天后出巡散福活动。我们害怕进去拍了祭拜仪式后出巡散福节目没有位置拍不到了,就没拍祭拜仪式,在外面等。虽然雨下得较大,但还是人山人海的。同行的于洁指着天津电视台的摄像机位说那个地方可能是最佳的拍摄角度,我们也手持相机在那块等。
看看主持人手中的带子,早已进入数码时代了天津电视台还使用的是老设备
在一连串震天的鞭炮声后,分乘五架宝辇的天后娘娘、癍疹娘娘、送子娘娘、送生娘娘、眼光娘娘,在千里眼、顺风耳两大“将军”及仪仗执事的护卫下出宫巡游。仪仗队伍一出来人群都乱了,蜂拥而上争相观看,使得警察同志一直在出巡队伍边上维持秩序,影响了拍摄画面。
护驾的仪仗
娘娘出行
信徒跪拜
信徒钻桥
路线为天后宫起驾——宫前广场——海河亲水平台——水阁大街——宫南大街——宫北大街——狮子林桥——城北街——鼓楼北口——鼓楼北街——鼓楼——广东会馆;回宫路线为广东会馆起驾——鼓楼东街——城南路——东马路——水阁大街——宫南大街——回宫。
下面这幅舞龙,镜头上有雨滴,可惜。
25日中午,天后宫院内还举办舍面活动,3000斤“长寿面”免费向游人发放,每位参与活动的游客凭门票排队索取一碗“长寿面”。在领长寿面时,雨下得太大了。
人们争相去娘娘像前捐款,武警同志限制人流
虔诚的信仰
介于大雨的影响,同行的影友们大都没有拍好。大家最终总结了一句话:明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