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2009-07-16 15:14:45)
标签:

育儿

幼儿园

分类: 3-4岁篇

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祺妞儿快五岁了,上幼儿园的历史已经有三年之多,历经二个幼儿园,目前这个是第三个了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很多人都担心孩子到了新环境中会不适应,我们也不是不担心。但,这个世界是发展的,人类是需要改变的,所以,适应环境,也应该是孩子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从小到大,我一直都认为,人的一生是分成各种阶段的,在每一个阶段中,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会有所不同。当然,祺妞儿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猫嫌狗不待及”的年龄段里,最主要的管理重点就是:建立孩子良好的规则感、责任感以及培养一个好的思维与做事儿的习惯

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头三年祺妞儿的幼儿园属于私立性质,老师多,孩子少。孩子上学的确很“哈皮”,但也养成了怕吃苦,“无组织无纪律”的作风。我曾经在公开课上,见到祺妞儿举手三次,老师不叫她回答问题之后,就不管不顾的躺在领座孩子的身上,自己找乐去了。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谁都喜欢自由、没有压力的生活。孩子们更是这样。她们不喜欢一切很常规,很秩序的东西。从天性中就拒绝,并且会很聪明的想尽一切办法来和我们“试探”与“协商”我们心中规则尺度与限度。就象一场“弹簧压力赛”你强她就弱,你弱她就强。

怎么把握?真的很头疼!!

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和因因无数次的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要让她们的天性得到发挥,要让她们快乐,我们要放弃完美;孩子也要学着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明白自己的不同行为可能会造成不同的结果,也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火星撞地球的过程,不是撞出陆地,就是撞出海洋,总而言之---惊天动地

 

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闲话扯一堆,目的仅是为了证明,为什么,给祺妞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选择了一个公立园。(发现最近自己有变老倾向,要说明一个事情,较为的罗嗦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昨天晚上和祺妞儿散步去找小艾玩的路上,我们母女的对话应该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祺祺,新幼儿园和小牛津比起来有什么区别?”

祺祺想了想:第一,新幼儿园早晨不能睡懒觉,要早早起

            第二,新幼儿园吃早饭前要做早操,小牛津没有

            第三,新幼儿园的小朋友比小牛津的多

            第四,新幼儿园的边上没有一个小菜市场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以前我总是利用接祺祺的功夫,顺手买些菜回家,尽管菜贵得有些离谱,但真的很顺手)

然后祺妞儿说了二个新幼儿园不好的地方,理由很雷人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在小牛津幼儿园上课的时候,老师允许我们吹口哨,新幼儿园不允许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在小牛津幼儿园上课的时候,只要说“老师,我要尿尿”老师就让去,新幼儿园说第一遍的时候都不允许去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其实,我完全可以理解并支持新幼儿园老师的这种规定与做法。无规矩就不成方圆,更何况在上课之前这些问题,孩子们就应该提前解决。

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祺妞儿入园第一天,我让她带着一箱子的瑞士糖去请小朋友们吃,并提前和老师沟通好,在得到老师允许的情况下,请老师安排时间,让祺祺给大家分糖。当天全班的小朋友们排排坐,等着祺妞儿分糖,祺妞儿很拉风,很快和班里的小朋友打成一片。放学接她的时候,小盆友很开心,很开心。我的耳朵里充满了班里小盆友叫她的声音。老师说,祺祺适应能力极强,表现特好。(我当时就在心里发笑,过几天就该告状了吧?)

第二天,去接小盆友,在窗外看到,其他小盆友排成二排坐在下面,而祺妞儿和老师一起是模是样儿的坐在前面看书。我心里判断,只有二种可能性,一是,小盆友表现特好,一是,淘气,挨罚了。接的时候问老师,小盆友表现怎么样?老师说:特好!!拿回家的课堂作业,是十以内的分解,这以前我从来没有教过她,而小牛津幼儿园里也没有教过。十五道题错了六道,大多是数字写反了。祺妞儿看见我看她的作业,很兴奋地说:妈妈,你看我写的作业棒吗?我闭着眼说:简直太棒了,才错了六道!!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问祺妞儿为什么只有她坐在前面?祺妞儿依然超自信的说:因为老师喜欢我!我再问她为什么老师喜欢她?她说:全班只有我一个人给老师搬了一把椅子。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第三天,去接小盆友,问老师,今天小盆友怎么样?老师笑着说:很好啊,就是有些散漫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果不出所料,猴子的尾巴露出来了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筒子们,现在知道偶们为什么费劲心思,要在最后一年把祺妞儿转到这个一类一级的公立园了吗?

 

记得在这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我很赞同。大意是:孩子六岁的时候,如果孩子差了一年的课程,小学老师可以用半年的时间帮他们补回,但如果孩子缺少了规则感,责任心以及一个良好的习惯,我们需要多久可以帮他补回?

我想,也许是一辈子宝贝开开心心的换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