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11日)下午,查尔顿俱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将郑智介绍给了媒体。主教练帕杜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对郑智“了解得有限”,郑智至少“还需要8、9天的时间来熟悉、适应英超联赛的环境和气氛”。而且也明确表示,在这个周末安排其出场“为时尚早”。帕杜还称,1月22日对切尔西预备队的一场预备队联赛对郑智来说“非常重要”,他和球队将在这场比赛之后作出决定,究竟何时让郑智出现在英超赛场上。
帕杜的讲话对中国球迷来说,有些令人失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帕帅的讲话不无道理,尤其是新闻发布会之前的训练来看,郑智在训练中显得有些“发闷”。在1月8日的第一堂训练课中,郑智很是出色,在20分钟的分队对抗练习中,一个人攻入一球,还两次助攻队友。可在今天(11日)上午的训练中,郑智就没有那么出彩了。
虽然是媒体开放日,但今天上午的训练只是前半个小时允许记者拍照、观看。时间一到,记者全部都被请出了训练基地内。因为与负责接送郑智的俱乐部工作人员相熟的缘故,我躲在小车里观看了随后的训练。同样是分队对抗练习,范围变成了全场对抗,人数变成了11人对11人,郑智进入了替补一方。在整个对抗中,郑智的触球次数极其有限,更谈不上传出好球或者射门得分了。我在车里看着都着急。
最大的感觉首先就是郑智踢球比较“闷”,很少张口说话。这一方面可能与郑智初来乍到、不熟悉情况有关,但我以为最重要的恐怕还是中国球员长期以来的习惯——踢球时很少开口。事实上,在国家队里,从米卢时代开始,到阿里·汉、到朱广沪,抑或是国奥队、国青队的主教练,都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即中国球员在场上就只顾闷头踢球,很少有像李纬峰那样在场上敢于发出指令、呼应队友者。因为只是闷头踢球,因而队友并不清楚究竟是啥意思,也无法判断你一旦得球之后想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接应、配合都会出现问题。
郑智在今天上午的训练中,接球次数很少,队友也很少有人将球传给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郑智没有“开口”。而在之前的第一堂训练课中,郑智之所以能够出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队友乐意将球传给他、他也有了表现的机会。事实上,现在在海外效力的球员中,孙继海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定地获得主力位置,这与他主动开口说话有很大关系。所以,对郑智来说,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首先应该主动“开口”,争取让队友把球交到自己的脚下,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发挥,同时也赢得更多的表现机会。
其次,对郑智来说,尽快熟悉队友的面孔、熟悉队友的名字,甚至最好是昵称,这将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开口”,稳固自己在队中的地位。由于郑智英语现在还不是很熟悉,因而,在球场如果用英语交流肯定还有一定困难。但是,如果熟悉队友的面孔和名字,郑智就可以大胆地“开口”了,直接高呼队友的名字,然后再加上手势语言,这也将有利于相互之间的配合与默契。
要想在英超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郑智必须更加大胆些。为了生存,郑智,请大胆开口吧!
2007年1月11日子夜于伦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