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中国国家队将在秦皇岛与泰国U23青年队进行一场友谊赛,为8月16日主场与新加坡队的亚洲杯预选赛进行练兵。国家队教练组的设想得很好,希望这场比赛能够达到中新之战的模拟效果。但问题是,我们请来的只是一支青年军,请这样的队伍来干什么?究竟是泰国队陪中国队练兵,还是中国国家队陪泰国青年军“练兵”、帮助后者备战多哈亚运会?
“三请一”,却来了支青年军!
国家队在3月初客场输给伊拉克队之后,为了更好地准备主场与新加坡队的比赛,很早就拿出了备战计划。国家队教练组提出:希望邀请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三国国家队中的一支,因为这三队的技战术风格与新加坡队相似。而且,最理想的是请马来西亚国家队,因为两队的技战术风格最为相似。5月底,国家队还专门派守门员徐弢前往新加坡观看了新马对抗赛,不仅仅侦察新加坡队的情况,为8.16中新之战作准备,同时也了解马来西亚队的情况,以便与马来西亚队进行热身时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在比赛中有针对性。但最终,热身赛的对手变成了泰国队,而且还是一支全部由23岁以下球员组成的青年军!
马来西亚队之所以换成了泰国队,据说,主要有关方面在与马来西亚足协联系时,对手不愿意来。而越南方面也不愿意来华陪中国队热身。无奈之下只能邀请来泰国队。因与在泰国队主教练博尔奇文比较熟悉,他向我介绍道,这次来秦皇岛的队伍就是为多哈亚运会而专门准备的,队内有9名球员参加过去年东南亚运动会足球赛,另外还有7名球员是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队内没有一名球员在23岁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博尔奇文同时身兼泰国国家队、亚运队和国奥队的主教练。在目前这次来华的队伍中,有6、7名球员已是国家队队员。同时还选拔7名1985年以后出生的球员,是为明年开始的08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作准备,让年轻球员积累国际比赛经验。
队伍从7月18日开始集中在国内进行备战,在中国方面发出邀请之前,队伍正发愁找不到对手进行热身。因为根据计划,泰国的这支队伍将参加8月23日至29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的默迪卡杯赛,到中国来参加比赛,正好可以暴露出队伍中的问题,以便回国之后更好地准备默迪卡杯赛。而且,在默迪卡杯赛之后,现在泰国足协正在联系韩国、日本、沙特、伊朗等国足协,希望能够在多哈亚运会之前与这些亚洲顶尖强队进行热身,力争能够在多哈亚运会上争取好成绩。
于是,邀请这样的队伍来华比赛,等于是泰国方面求之不得。从某种意义上说,称“中国队陪泰国队练兵”似乎更为恰当。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在今年亚运会之前,泰国足协向中国发出邀请的话,中国队会去和泰国亚运队进行热身吗?尽管都是东南亚球队,但泰国的技战术风格与新加坡队相比还是有不小差异,更何况由于对方全部是青年军,中国国家队即便是大胜又如何?一旦无法大比分取胜,反而将令国家队处于更大的压力之中!
“狸猫换太子”,运作能力低下!
中国国家队将在8月10日与马来西亚队进行热身赛,这是早在4月中旬中国足协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已经宣布的,但最终却来了泰国青年军,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四年前米卢率领的中国队同样遭遇到“狸猫换太子”的那一幕。在2002年5月份,中国队在昆明备战世界杯赛,当时足协已宣布将与尼日利亚队进行一场热身赛,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来的也是当时备战釜山亚运会的泰国青年军。
我记得四年前的那场比赛前后,国内媒体、球迷几乎都在指责当时负责运作“中国之队”项目的福特宝公司,认为“办事能力太差、效率太低”。如今,马来西亚国家队摇身一变成为泰国青年军,难道暴露出的不是同样的问题吗?四年了,为什么中国足球的水平依然没有进步,反而出现巨大的滑坡,我始终认为是我们的组织和管理水平落后之故。四年之后,再次出现了“狸猫换太子”这一幕,不是又一个最好的例证吗?
今年初,国家队备战亚洲杯小组赛,教练组曾明确提出:希望能在1月份前往西亚拉练,因同组有巴勒斯坦队和伊拉克队,希望通过西亚之行来熟悉西亚球队的技战术风格,以便更好地备战。但最终的结果呢?国家队的西亚之行“黄”了,而国家队恰恰又在3月1日的客场比赛中输给了伊拉克队队。当时所有球迷、媒体都指责国家队主教练朱广沪用人问题、战术安排如何不当,云云。我在亚洲杯预选赛中伊之战后也曾写过一篇文章《西亚之行怎么黄了?--国足参加亚洲杯预选赛阶段性随感(6)》(http://blog.sina.com.cn/u/47014d300100027e),指出了备战中存在着的问题。但遗憾的是,时隔4个月之后,再次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的确,教练的用人、战术安排等问题,朱广沪肯定会自己总结、反思,但更重要的问题却被我们所忽略了,就是西亚之行为什么“黄”了?我这么说,不敢肯定国足如果安排了西亚之行、肯定就不会输给伊拉克队了,但西亚之行的流产却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国足在西亚客场输球的可能性。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恐怕不是国家队主教练所能够左右的,提出的备战计划得不到落实,输球之后却需要一个人来承担全部责任,这恐怕是数十年来中国足球的一贯做法。而且,迄今为止,我们也没有见到我们的管理部门在这方面给外界一个明确的说法。这次,国家队教练组再一次提出了备战计划,而且希望最好是马来西亚国家队,结果来的是泰国青年军!假设国家队输给了新加坡队,那么责任谁来负?难道还应该是主教练吗?当然,我这么说,有些太悲观了,因为国家队输给新加坡队的可能性很小,但恰恰是因为小,像这样的问题会再一次被掩盖掉!
由此联想到之前国奥队在中日对抗赛中输给了日本国奥队,很多人都在呼吁外籍教练尽快到位。但即便世界级大牌教练真的来了,以中国足球目前的处事方式,中国队的水平就可以提高、能进军世界杯了?中国国奥队就能够在08奥运会上取得佳绩了?这很容易让人想起2004年中国队输给科威特队之前的那一幕。
阿里·汉赛前明确提出:希望把队伍早些拉到西亚去,而且一定要在10月13日与科威特队比赛前安排一场热身赛,对手最好就是西亚球队。这么做,首先是当时国内的俱乐部“造反”的情况不利于球员安心备战,早前往西亚可让球员少受些干扰。其次可以提前适应西亚炎热的天气、适应西亚球队的技战术风格。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像沙特、卡塔尔足协先后向中国足协发出邀请,愿意承担中国队提前赴西亚期间的食宿费用,并保证在提供场地训练等方面满足中国队的要求。然而,有关方面从经费等诸多因素考虑,拒绝了阿里·汉的这一计划。而最终的结果,中国队0比1输掉了这场关键性的比赛!中国队输掉了出线权,阿里·汉走人了,但中国足球呢?
所以,我以为,当前中国足球的问题绝不是聘请一名外籍教练就可以解决全部问题的,把外籍教练的到位当作是“救世主”更不现实!中国足球更需要在管理、组织方面下功夫!
为什么请不来马来西亚?
回到本文的主题上,为什么我们请不来马来西亚队?我觉得一个很重要一个情况在于我们对于外面的世界“两眼一摸黑”。当今世界足坛,欧洲是重心,我们的眼光很高,盯着世界足球强国,这本没有错。但对于我们身边对手的情况呢,我们又了解多少?运作方连一个马来西亚队这样的对手都邀请不来,这样的运作能力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吗?这与之前的福特宝公司有区别吗?
马来西亚足协之所以拒绝在这个时间来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马来西亚U23亚运会要参加8月8日至14日在国内举行的“八打灵杯(Beetling
Cup)”四角对抗赛,参赛队除了马来西亚U23亚运队之外,还有马来西亚国内的Shahzan
Moda队、新加坡的Balister
Kahlsa队以及卡塔尔的萨德队(Al-Sadd)。这项赛事是马来西亚亚运队准备多哈亚运会之前的重要热身赛之一。而且,马来西亚国家队主教练巴卡尔(Norizan
Bakar)同时也是马来西亚U23多哈亚运队的主教练。很显然,巴卡尔根本就不可能分身,再率马来西亚国家队来华“陪”中国队热身。
据了解,“八打灵杯(Beetling
Cup)”四角对抗赛是马来西亚足协在今年6月中旬才决定临时安排的一项赛事。而中国国家队教练组是在今年3月份就提交的这次备战计划。很显然,如果国家队教练组的计划很早就得到重视,有关管理部门能够早一些行动的话,邀请马来西亚国家队来华热身显然是可行的。但由于计划上报之后得不到重视,加上有关方面的办事效率低下,马来西亚队自然不可能来华了!
本来,越南队也是可以选择的对象。但实际上,越南队和泰国队一样,由于作为亚洲杯赛的东道主球队,无需参加预选赛,而这两国的国家队主教练都是身兼亚运队主教练,两国足协的重点全部都是今年的多哈亚运会,越南队主教练里德尔现在正在全力率亚运队准备亚运会,而中国足协要求越南队派出国家队,越南足协自然无法满足中国方面的要求。于是,越南队也就无法来华了。
但是,在东南亚球队中,印尼国家队也是一个可以选择的对象。在2005年的东南亚老虎杯赛上,新加坡队是冠军,印尼队是亚军。而且就在7月24日,印尼国家队主教练、英国人怀特公布了一个45人的大名单,目的是准备8月23日开始的默迪卡杯赛。从7月30日开始,怀特从中选择了24人参加最后的集训,全力准备默迪卡杯赛。由于印尼参加多哈亚运会的队伍目前正在荷兰集训,留守在印尼国内的全部都是国家队。在默迪卡杯赛之前,印尼国家队也需要热身赛,如果中国足协发出邀请的话,印尼国家队还是有可能来华的。这样,由于印尼是明年亚洲杯赛的东道主之一,中国队就提前与四支东道主球队之一有了热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马来西亚国家队无法来华的话,邀请印尼国家队来华的价值显然也要大于泰国青年军!
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关键一点还是在于有关方面对于亚洲诸强的情况一无所知,在“无知”的情况下只能是“瞎猫撞死耗子”。在有关方面看来,“你们国家队提出邀请三支队伍中的一队,我们把泰国队给请来了,任务完成了。至于泰国队是什么样的队伍,则跟我们没有关系。更进一步,热身的效果如何,也跟我们无关!”如此办事方式,中国足球的水平何以得到提高?
唉,中国足球,真是没有办法说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