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州志·龙族

(2011-08-20 12:22:56)
标签:

杂谈

苍空 龙之王庭

 

天下诸族中,最神秘的就是“龙”,没有之一。

            龙的记载散见于古书中,但奇怪的是,越古早的记录中龙越常见,这个种族和其他诸族共生,结盟或者为敌,人皇曾经组织庞大的使团敬献人类的九种谷物给龙皇以示尊敬,龙皇以九种水中珍宝回赠,计有珍珠、砗磲、珊瑚、水晶、赤金、玉髓等等,但在大洪水之后,这个种族遂销声匿迹,偶有龙现世的记载,但也含混不清,仿佛冥冥中的利刃切断了【龙族】的历史。

            关于龙的身份,博物君子们也存在争议,有人认为那是真实存在的种族,但已灭绝;有人认为那是半神般伟大的存在,是洞悉和记录世间一切秘密的【秘密主】;也有人认为那只是古代图腾,“化气腾虚,不可追究。”

但这都不妨碍龙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们神秘、智慧、暴戾、高贵、掌握权能,龙形始终是皇帝的象征之一。贲初,天下初定,皇帝为了证明自己乃是天授之人,向天下索求龙迹,以官爵重赏许诺。

四面八方都有人进献鳞、骨、角等,都称是龙迹,但大多被博物君子们指为赝品,取自其他的珍奇野兽。唯有名叫“累”的商贾进献木杈一支,表面温润,火烧后以水淬火,铮然若金铁,用它刺击铁甲,如同刺穿纸张般轻易。皇帝命贾累觐见,贾累回答说这是家传的异宝,年代已经不可考,父亲临终前曾经说这是龙角,如果有贤君,就当进献。自从皇帝开始求索龙迹,这支角夜夜如同筝鸣,贾累于是知道这件东西不再沉寂,于是千里进献。

龙角的真伪后世很难判断,贾累的回答也是所有献瑞的人都会说的花言巧语,偏偏皇帝们总是会被这种话被打动。皇帝因此赏贾累食邑万户,赐姓“龙应”,赐予这个家族一支精锐,走遍九州去求取更多的龙迹。

此时此刻无论贾累开始说的话是真是假,他都必须竭尽全力去寻找龙了,因为他的整个家族已经是“应龙兴之兆”的龙应氏了。几代之内,龙应氏就找到了蛛丝马迹。这次的龙迹来自殇州。夸父们传说,族人可以随着岁月无限地长大,因此太古时的夸父始祖寿命极长,都是擎天的巨人。有兄弟九人伐建木作为矛杆,以富含金属矿脉的石笋作为矛头,在高崖上投击靠近海边的龙。龙负伤之后潜水逃走,兄弟九人入海追杀,但是无一生还。这以后夸父就再难长到从前那样顶天立地的高度。龙应氏跟随夸父到海崖上眺望,逐浪排空,百丈岩壁如墙般垂直于海面,岩壁上有隐约的鳞痕。岩壁只能远观不可靠近,鳞痕很难伪造,被龙应氏作为龙迹呈报于皇帝。

但是等待了许多年的皇帝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见“真龙”,龙迹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渴望。龙应氏不得不冒险深入禁区。

所谓禁区,是指涣海上名叫“闵山”的岛屿。一个岛屿却取名为山,是因为岛的地势好似一柄直插海水的匕首,异常高峻。四周还有无数暗礁,水文结构极其复杂,靠近的船只无一例外地会在礁石上撞得粉碎,就算侥幸避过礁石,闵山也没有任何可以登岸的海岸线。岛上终年大雾,只有在绝对晴好的日子里,才能够看清山顶。无意中靠近闵山的渔民说曾经在那里见过龙的真身。

龙应氏屡次派人驾船靠近闵山,屡次撞得船毁人亡,前后数百人丧生。

就在龙应氏迫于皇帝压力不得不再造大船赌上人命的时候,有记名为“子虚”的年轻人自称翻遍了与龙有关的古籍,著成一本叫《典龙》的书,揭开龙族真相,希望借龙应氏献给皇帝。龙应氏把子虚和《典龙》都作为自己的功劳献给皇帝,试图邀功。

根据《典龙》,龙是上古的遗族,智慧超出人类,这个种族的能力远超诸族之上,但是族群很小,生育艰难。因为寿命极长,每一条成年的龙都是孤独的隐者,通常不会展示无与伦比的能力和暴戾。他们有多种办法隐藏自己的身份,符合世人传说“龙生九种”。作为一个其实已经隐退到历史之外的种族,龙族无异于涉入人类的皇权,但若激怒他们,随之而来的报复可能极端残酷。

皇帝得到《典龙》,不忍释卷。这本书写满各种轶闻奇事,提及年代不可靠的古代有家族“牧氏”,为皇家豢养异兽,甚至供养真龙,世袭称号【牧龙君】。但在大洪水之后,陆地上的水已经不堪供养龙族,残存的龙便远徙外海,至今仍可有“龙池”被发掘出来的记载,便是那时的遗迹。

又说到龙的寿命长达千年,预感死期来临,便返回神秘的埋骨地“龙冢”,也称“龙葬墟”,静待死亡。龙冢很多都位于深海海沟中,有强大咒印保护。但也有少数龙冢位于陆地之上,闵山便是其中之一。徙居海外的龙,临死之前也会以各种手段返回故乡。有的龙借狂风暴雨以原形洄游,也有的显形为人类悄悄前往,还有的通晓自然地穴,借路前往。

 

边栏:子虚

根据后世的推测,子虚其实是魅灵于闵山上凝结而成,因此对龙的一切了解得如此详尽。也有说子虚是龙的显化。历史学家们往往并不采信这种怪力乱神之说,但也不得不承认,子虚知道的远超过古书中对龙的记载,或许是“牧龙君”一族的后裔。

 

皇帝读完《典龙》之后对龙的兴趣有增无减,不仅发动民伕四处探访龙池,而且增加探索闵山的人力,甚至开造千步大船,准备探寻深海中的龙冢。

不久消息传来,中州西北岸的荒山上掘出一个干涸的大池,方圆数十丈,深十丈,用赤铜铸为边沿,镌刻龙纹。大池深处找到了磨盘般大的鳞片若干,分别呈现赤、黑、白、青四种颜色,坚逾精钢。投入火中,声如鸣玉,鳞面光彩如大河奔流。

掘出池子的人把这些作为龙鳞进献给皇帝。皇帝以为这些鳞片恰好和龙应氏所献的龙角质地相当,信以为真,准备重赏。但是龙应氏担心这不是自己的功劳,会影响家族的地位,于是进谗言说,池子很浅而鳞片巨大,怎么能养龙呢?可能是伪造的,应该诛杀进献的人。

皇帝也意识到十丈深的池子要豢养如此长龙几无可能,于是以欺君之罪杀掉了进献的人,把大鳞封存入库。子虚叹息说,以人心的贪婪想要寻求龙的真相,终不可得。龙应氏怀疑这个年轻人要取代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地位,又意图唆使皇帝杀死子虚。但是就在子虚处斩的那一日,中州地震,那个干涸的“龙池”崩塌,池底现出深渊,透出寒气如刀,隐约有长吟声。当地人投入火炬,不见其底。人们才明白这个池子绝不只十丈深,根本就是通联地脉的深渊,龙应氏因此被贬黜远方,而处斩子虚的官员也发现自己从如森罗地狱般的幻梦中苏醒,子虚已经消失,曾经侮辱和触碰这个年轻人的人都在幻梦中死亡,显现各种惊恐的表情。

皇帝这才意识到子虚的不同寻常,以及《典龙》这本书的深意,是龙族警示人类,如果过于靠近地窥看他们的秘密,将引发他们残酷的报复。于是皇帝准备了三牲,在大船上向着闵山遥祭,以方圆十九里海域为龙君食邑,把这一带鲜于龙族,禁止船只驶入。


九州志·龙族

画作者:张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