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猪脸的岁月--拜个晚年

(2007-02-26 13:47:57)
 
猪脸的岁月--拜个晚年
 

那时花开,追忆从前在上海的过年饮食生活,一定是要一只猪头开始,猪头于我,在触发回忆的功能上相当于普鲁斯特的小马德兰点心。
猪头这种事情,跟现在的小朋友不大说得清楚,外地的小朋友听了更不信,他们更愿意相信上海人都应该到新天地去吃年夜饭--简明扼要地说吧,三十年以前,中国的猪远不像今天这么多,所以猪肉是紧缺商品,一头猪长了一身的肉,却不会长出两只头来,故紧缺以猪头为甚。在汉族的传统习俗中,“猪头三牲”属祭祀用品,所以会安排在农历年供应,虽然除了自己淡出鸟来的嘴巴之外,也没什么好祭祀的。
凭票证限量供应的猪头并非人人有份。五口(含五口)以上的家庭,才算“大户”,才有资格凭票到小菜场去买一只猪头回家。我家四口人,按“小户”处理,故与猪头无缘(想当年,一本发行了二十万册以上的图书,也不能算是畅销书)。不但没有资格吃猪头,而且还不得不天天参观着别人家的猪头。那些猪头都是新鲜斩下,未经腌制,虽然那时上海的冬天比现在冷,不过买回家来仍须置之于通风之处,而最通风的地方,就是公用的走廊,夏天乘风凉,一年四季晾衣服的地方。我家住四楼,有十几户邻居,其中“大户人家”不少,依照晾衣之法,他们把他们的猪头全都高挂在竹竿上,就像传说中高悬于城门或旗杆上的罪犯首级。作为一个出身于被剥夺吃猪头资格家庭的小朋友在走廊里进进入入,一抬头见到猪头,悲伤就涌上心头。没有猪头的年夜饭是不完整的,就像现在积极争取烟花爆竹解禁的知识分子们所说的那样:“缺了烟花爆竹的春节是没有幸福可言的。”
我无论如何也回想不起邻居们当时是怎么炮制他们的猪头的,好在猪头肉还是有得吃的,而且与过年无关。猪头肉是上海熟食店里常年的必备,卤的,切成条状,略透明,胶质丰富,很好吃。老爸爱喝小酒,辄佐以此物,我便经常自告奋勇地担当采购。肉,用一张白纸包着,托在手上沉甸甸的。从熟食店回家,往往走到半路,猪头肉的油腻就开始慢慢渗透出来。许多年以后,每一次用面纸在面孔上沾过之后,都会使我回忆起包在纸头里的猪头肉来。那种感觉实在美妙。布列松拍过一张照片,一个小男孩抱着两瓶酒在街上走,满脸幸福的表情。1970至1975年间的某些晚饭时段在南京东路外滩一带与我擦身而过的,后来在看到那张照片时不知会不会突然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一直坚信猪头和猪头肉是两件截然不同之物事,直到在电视里偶尔看到一出韩剧,里面的男主角和女主角逛市场时指着卖猪头的摊档对女主角说,仔细看,猪头其实都是有表情的,有的高兴,有的不高兴,那种看上去嬉皮笑脸的,可以卖出特别高的价钱。看到这里,我差点笑得从沙发上滚到地上,直到站在卫生间的镜子前,我还想笑,刷牙的时候,突然想到外滩的那座走廊里曾经挂满了猪头的历史悠久的红砖大楼现在被贴上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金字,简直就快笑不动了,最后,终于把自己的头也笑成了一只猪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