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成功引进的外籍指挥

(2008-09-28 00:23:54)
标签:

杂谈

最成功引进的外籍指挥

    克里斯蒂安.爱华德是德国柏林音乐学院的著名教授、著名指挥家,他也是目前我国交响乐团中,最成功引进的“外籍教练”——深圳交响乐团的指挥兼艺术总监。我们引进的交响乐“教练”其成功度,远甚于我们的足球引进外援和教练。

    还在排练时,我就将自己拴在排练厅的观众席上。作为惟一的观众,享受台上那么大的一个乐队。我可以随意寻找最佳座位。曾坐在后边,也曾挪到前排。不论我在什么位置上,庞大乐队演奏出的布鲁克纳都让我着迷。如此近距离地观赏克里斯蒂安.爱华德,如此细腻地品味他的一招一试,喜怒哀乐。终于,我有了一个发现:那就是指挥对乐队苛刻挑剔的同时,观众对指挥更加苛刻地挑剔。这肯定是一种近乎完美的挑剔。首先在于外形的选材,这种选材是到森林中去选择木料。一定要在很多的优质树木中遴选。要那种线条标致的躯体,绝不能大腹便便。一个指挥的退役与否,应该跟年龄无关,只跟他的身材变化相关。老到一头白发,那是境界的升华,要是养尊处优成了大腹便便后颈肿胀,那肯定要退出指挥台的。最成功引进的外籍指挥

    对指挥的最好观察并非在正式演出之时,而是如同我这般在平日里的排练厅内,近距离地感知他。爱华德是一个情感相当丰富,相当细腻的人。他敏感极了,不仅对一个乐音,哪怕队员们的每一次呼吸的调整,都与他息息相通。他简直就是一座情感的富矿。多少矿藏只有在他的指挥棒闪动之间,便会有万千情愫从他的面部与肢体间开掘出来。他的上肢灵动无比,会配合面部表情,将其夸张到极致。一周下来,我看到他只穿两件T恤,一件是白色的,一件是黑色的。今天上午我看到他走下台时,白色T恤已经被汗水溻透粘在皮肉上。因此,下午一上台,他便换上了黑色的T恤。乐团纪律严格,无需打铃吹哨子或喊叫什么的,摆在台后的那个挂钟时针指向一点钟时,所有队员都在台上雕塑般就位。指挥总是最后一个跳上台。通常情况下,队员们要给指挥鼓掌,就像士兵面对检阅的首长一样。爱华德站在指挥台上,镇定自若。台上有个专为指挥准备的高椅,他可以坐下但他极少有坐的时候。随着手中细棒缓慢扬起,他的两手张开,掌心朝向他的乐队,缓缓颤动出微妙的节拍,两腿也会随之而轻盈抖动。他的裤线有着搓衣板状褶皱,这使他的每一次节奏般抖动,都将褶皱中融注音乐。那是布鲁克纳的第四交响乐的第二乐章,那是最美妙的可以穿透心灵的乐章。然而,当心灵的弦乐被他呼唤而起时,他却马上示意停下。他蹙紧眉头,表情痛楚,认为声音太重了,要轻一点,缓一点儿。重来。再重来。于是,那一片密集的弦弓缝隙间,悄然流出了涓涓细流,亮晶晶地流出。指挥仍然不满意。他希望再舒缓一点,再轻柔一点儿。他要求的是欧洲的乐队,在演奏这样的音乐时,揉弦要舒缓,要遁序渐进式的揉动,而不是我们的队员这样一下子急速揉动,揉的过程太快太急,便失去了深情的韵味。在这个缓慢揉弦的过程中,真正的音乐可以浸透人的心灵,而急促揉动便缩短了这个浸入心灵的过程,音乐显得浮光掠影,缺乏真正的渗透力。这不是技巧问题。对于演奏员而言,这是一个对于音乐的真正体验过程,是一次心灵与音乐的完美交流过程。爱华德以其真诚与执著,让乐团的每一位演奏员充分认知,并真正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旅程。

    在我的感觉中,他犹如万能的上帝,他那根细细的指挥棒灵光闪耀,无所不能。他每一次挥动,都充满期待,他的表情呈万般苦楚状,其中还掺杂着焦虑与更深的忧患。他在引领着他的队伍,在漫漫途程中跋涉。慢板乐章所凝聚的音乐张力,是不容易出现的,是要通过真正的虔诚与祈祷般的手式,才可以唤醒。面对这些迷途的羔羊,他在竭力引领着,呼唤着,前方是迷惘的海面,看不清彼岸,而他在伸张着充满深情的双手,召唤着,渴望着将前边迷雾中的方舟引过来,拉上他的队员们。一提琴,二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贝斯……纤细的涟漪,变作粗重的叹息,焦急的期盼,使船的份量在驶近时逐渐加重,而等到这些羔羊全都上船时,他高扬起手臂,管乐齐鸣,天地通透,他高昂头颇,亢奋无比!看到爱华德那充满灵性的指挥,我深切感觉到,指挥,是一个伟人从事的职业,是一个睿智的人占有的位置。他需要挺拔的鼻梁,需要深陷的眼窝与高耸的眉骨,而面部轮廓一定要有高山般的严峻,也要有深谷似的含蓄,要收放自如,要潇脱无羁,更要饱含深情。在国内,我极少能够看到这样的指挥家,因为我执拗地认为:在一个缺乏高品位教育的环境中,缺失了崇高与悲悯,即使登上指挥台,也不可能带领听众进入伟大的瞬间。在倾听爱华德指挥布鲁克纳第四交响乐时,我跟随着他的指挥棒起伏升腾,经受了一次从未有过的宗教般的心灵游历。作曲家肯定应该满意这位日尔曼指挥的。因为爱华德如此准确地理解并阐释了他那清教徒般的生涯,孤寂而圣洁。布鲁克纳这位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在他的管风琴与上帝最近的距离中,将其深刻的悟性隐匿在他的伟大作品之中。他不愧是马勒的恩师!他也是贝多芬与马勒之间的桥梁。最成功引进的外籍指挥

    有人说,布鲁克纳最值得收藏的唱片是:约夫姆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第四交响曲》。我没听过约夫姆的“第四”,但我想,录得再好,也是录音,也不如听现场,听爱华德的倾心演绎。布鲁克纳这带有浓郁的中世纪味道的音乐,无疑能够触及到人类灵魂的最深处。而爱华德的超凡才华,不正是在那一次次被汗水溻透的T恤更换中,让深圳交响乐团换发了新的容貌,并带领乐队攀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