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番五次来到国家大剧院

标签:
杂谈 |
这些天来,也不过一个月时间吧,几次三番来到国家大剧院。第一次来的时候,感觉够新鲜了,到了外边蛋壳的南门处还拍了张照片。第一次是跟深圳交响乐团来此演出。我与乐团的演员们从后门进入,也算享受了一次当演员的“特权”。关于大剧院的建筑,人们已经说得太多了,尤其是建筑界业内人士。进到里边的感受,就像钻到了一个被剖开了的巨大的橙子壳里。而每一个角落都是那么巨大,令人总有种盲人摸象之感。音乐厅的造型感觉一般,尤其里面装修,那种颜色也是灰调子的,感觉不到应有的刺激。歌剧院的感觉要好于音乐厅。歌舞院是我第三次去大剧院时看到的。那是圆形的空间,每一层梯座都是木制的,而从一层仰望上去,一个圆套着一个圆,像是精制车床车出的精美涡旋。一共四层,最顶部分的圆心,便是整个大剧院最中心处了,而最中心的圆点,就是那个巨大的蛋的“蛋黄”部位了吧!当然,蛋黄也未必就是处在最正中的位置,而歌剧院在我看来确实处于中心位置的。
而真正吸引我第二天又出看一遍的动力,还不是梁祝,而是放在下半场有那出舞剧《布兰诗歌》。
以往的版本我听过的都是传统味道极浓的沧桑之感与无奈。而拉琴的人也大都是上了年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