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番五次来到国家大剧院

(2008-07-07 23:55:13)
标签:

杂谈

    三番五次来到国家大剧院这些天来,也不过一个月时间吧,几次三番来到国家大剧院。第一次来的时候,感觉够新鲜了,到了外边蛋壳的南门处还拍了张照片。第一次是跟深圳交响乐团来此演出。我与乐团的演员们从后门进入,也算享受了一次当演员的“特权”。关于大剧院的建筑,人们已经说得太多了,尤其是建筑界业内人士。进到里边的感受,就像钻到了一个被剖开了的巨大的橙子壳里。而每一个角落都是那么巨大,令人总有种盲人摸象之感。音乐厅的造型感觉一般,尤其里面装修,那种颜色也是灰调子的,感觉不到应有的刺激。歌剧院的感觉要好于音乐厅。歌舞院是我第三次去大剧院时看到的。那是圆形的空间,每一层梯座都是木制的,而从一层仰望上去,一个圆套着一个圆,像是精制车床车出的精美涡旋。一共四层,最顶部分的圆心,便是整个大剧院最中心处了,而最中心的圆点,就是那个巨大的蛋的“蛋黄”部位了吧!当然,蛋黄也未必就是处在最正中的位置,而歌剧院在我看来确实处于中心位置的。三番五次来到国家大剧院

    第三次去大剧院是应陈曦和他妈妈的邀请,去看他的《梁祝》。他是以80后感受拉得梁祝。他将梁祝拉得充满青春活力,尤其那最快的一节,他的运弓如同一片射出的箭簇,似乎可以听到那“嗖嗖”风声。陈曦的技巧真是炉火纯青。而与他配合的舞蹈更绝!那是金星的自编舞蹈,他(她)着一身火红绸衣,在台上飞舞时如同燃烧,她飞速奔跑着追赶着她的爱情。她以自己的舞台风格与舞蹈语汇,给了流传已久的梁祝以全新的解读。她的动作充满张力,挣扎与飞腾,均带有强烈的个性意识。陈曦对我说,金星曾对他说,拉梁祝时,要眼晴对着她,要跟她交流一下眼神儿。有斯坦弗大学的乐队,陈曦站在乐队的高处,一件白色西装,黑色领花,弓弦惊鸿惊飞金星。他们这种合作,给了在场观众一个全新的梁祝版本。这真是别开生面。

而真正吸引我第二天又出看一遍的动力,还不是梁祝,而是放在下半场有那出舞剧《布兰诗歌》。三番五次来到国家大剧院

    这出剧独出心裁,以西方的宗教和东方的文化恰如其分交融在一起,想象力惊人。金星既是编剧又是主演,真为她的才华而折服。舞台布景更是充满象征意味,幕墙是个黑白相衬的大涡旋,而前台的幕布也是这样一个激流中的大涡旋。两个涡旋交相着迭印着,让人立刻被这样的布景震慑住了。等到前边台幕徐徐拉起时,那种造型服饰均很怪异的舞者纷纷登台。像一场祭祀礼仪,更像一场修道院里的庄严呆板的刻意人生雕塑。而金星的演出,更加内在,更加深沉。如果说,《梁祝》她是跳出一团火焰而巴不得也将自己焚化涅磐的话,那么,这出发生在修道院里的故事《布兰诗歌》则强烈地表达着她对于灵魂的关照。她是在向自己的灵魂进行着舞蹈。这是真正动人心魄的舞姿,如全场观众震撼不已。

以往的版本我听过的都是传统味道极浓的沧桑之感与无奈。而拉琴的人也大都是上了年岁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