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珠江口纯粹是去玩的,但照出的照片一看,连自己都觉得有点正经了:像首长似的,深入基层,访贫问苦什么的.仍然是被一种责任感所累.
谁让我来到了真正的"人民"中间呢!
其实,这是真正的老百姓家中.这个老阿婆很老了,她都忘记了自己究竟有多大年纪了.她一个人守着这样一间泥土老屋,屋子墙壁裂纹,比她面部的皱纹还多还重.她每天靠女儿过来送饭给她吃.这间屋子是我在珠三角看到的最具文化感与历史感的房间.或许,这间屋子不会保存太长久的.
这里距广州可以遥遥相望.珠江的入口处,距虎门也很近的.江面上穿棱着装满香蕉的小船,这一托香蕉很沉的,扛在肩上要费点力气.去年,我到这里来的时候,这里的香蕉在公路两侧,如同北方的玉米地,青纱帐,还可以联想到郭小川的那组诗"青沙帐甘蔗林"什么的,但是,现在过来,马路一边的香蕉林已经不存在了,被填上了沙子,要修房子,还要建什么现代物体.
我遇到了当地一位最善良的农民,他对我说,他很苦恼,因为他所承包的很少的一点香蕉林,正在被"侵吞",镇上领导不让他们反应真实情况,说要是发现了谁向上面告,还会派警察来抓他们.他很胆怯,怕给他摄影.这地方的土政策也够厉害的了,将农民的一亩地占了,只给二千元.有人说两千元还多着呢,有的只给一千元.农民敢怒不敢言.
我不仅同情农民,还同情这片风水宝地,这里曾经有过<香飘四季>的小说,风土人情那种味道至今令人难忘.而现在,这里有着大片的新建筑,这些建筑居然有着拜占庭式的圆顶,与这片南方地域极不和谐.还有,这里的污染工厂很多,有造纸厂还有化工厂,这些污水都是要流入珠江的哟.只有一条珠江,说得精确些,珠江仅仅是指三江汇入广州的这一段水域,这段水域现在也正在发生着生态剧变.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变化之大,令人担心.
前后两次,我都是在同一个水上酒店用餐,只不过前一次,那酒店在上游,这一次,上游那里被填沙了,退居到了一公里外的下游了.
夜风充满凉意的,在这样的风中,我们在船坞上摆桌饮酒,感慨良多.不知道下一次再来是什么时候,更不知道再来时,这个水上酒店还会下移多少里,更不知道下一次来,这片曾经滋润过长卷小说的地方,还能不能再看到香蕉林?!
夜色很深很浓了,却也不舍得走开,伫立冷硬的珠江风潮中,尽量多看一眼江上风景.但愿,建设中能够多少顾及一点生态环境,顾及一点那间老屋还有那个老阿婆,顾及一点青纱帐般的香蕉林,还有这个敢怒不敢言的善良的农民.
但愿,我所看到的美好风景,不是最后的风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