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上有篇启发“梦想”的文章,问说“山的那一边”是什么?永远忘不了的是紧接着的后面那句话:“其实还是山”——当时觉得怅惘,原来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啊,只是这一路走来,或者记住的、或者忘却的,已经数算不过来,惟独这句话却常常萦绕在脑海,也渐渐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可以无穷无尽,却无一不是“梦想”的别名。一如自己定意舍下一切,经过一年多的游学生涯后,蓦然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简单:行走,不断地行走;寻找,不停地寻找;来来往往、反反复复,直至最终明白人生重要的不但是过程,更是过程中的且行且珍惜。
也许有人会问,你不是学珠宝设计吗?怎么要去那么多地方?其实,珠宝设计实质上就是赋予那些粗糙的质料以美的形式和内容,她是艺术与时尚的结晶。所以,我此次游学的内容就不仅仅是学习珠宝设计,还要从源远流长的欧洲文化中汲取灵感,这些体验在无形中教会了我如何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游走着的我,常常是一袭黑风衣,一条牛仔裤,一双软底布鞋,一个背包,在欧洲的阳光下漫步,无比惬意。有时我会望着某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沉思,也许什么也没想到,感受的只是一份安静,感受人类艺术的伟大,自己的渺小。有时我会在一幅画前停留驻足,凝视间,一个绝妙的灵感忽现。有时走累了我会停下来小憩,握一杯红酒,就着轻风和阳光一起饮下。有时我会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在街角的咖啡店边喝咖啡边看来来往往的人群,他们的表情和衣着诠释了这个城市的时尚元素。
这些既充满浓厚的现代气息,又蕴含深刻古典风格的城市,拥有着千奇百怪的面孔。都说城市是有表情的,而这些表情透露了它的性格和气质。一路下来,我游历了有十多个国家了吧,绅士之国英国,优雅之国法国、风情之国摩纳哥、花园之国瑞士、性感之国意大利、神韵之国希腊、沙漠之国迪拜、枫叶之国加拿大、自由之国美国、千佛之国泰国,还有即将成行的迷幻之国土耳其……
无论是尖顶的哥特式还是圆顶的巴洛克式;无论是芳草如茵的广场还是古朴宁静的博物馆;无论是静穆的雕塑还是绚烂的油画,当这些悠久文明的艺术符号光彩夺目地展现在我面前时,无不撞击着我的思想,震撼着我的心灵。
震撼之下,人反而会萌生出一股种子般的力量:看似柔弱,却扎根在坚实的土壤里,只等季节一到,就破土而出。一路上,自己也是靠着这股力量以文字和图片形式记录下这一切,并尽可能地记录下我瞻仰艺术殿堂时的所思所想。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和朋友喝茶闲聊时,她提议何不把这些思绪整理出来,写成一本书,但不必是旅游攻略,更不必是精华路线和省钱心得,只要有与他人走过同样地方时相通的成长感悟和心灵撞击就已足够……
朋友的一番话带给我不小的鼓励,接下来的记叙显然变得有用心多了,对自己有良多的造就,工作也变得愈发勤勉,希望能坚持下去,好让这本游学札记能早日与大家见面,以心换心,在这有限的生命中,用心来更新我们的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