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超级育儿师兰海
超级育儿师兰海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54
  • 关注人气:19,8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博物馆

(2014-11-13 13:25:08)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博物馆?

文/兰海

一个人怎么才能尽可能的了解所处的世界呢?一个人怎么才能超越自身所处的空间、时间的局限,回到过去、想象未来呢?

博物馆,就是这样的一个载体,能够帮助我们通过了解世界,认识自己。

作为教育机构,上濒已经把“博物馆”视为一种学习活动。每次游走营,博物馆都是必经路线。去博物馆,已经不仅仅是参观,而是由参观引发的学习方式。

What,How,Why 这三个词,是我在设计博物馆学习活动的三个关键词。

孩子们到博物馆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What”,博物馆里都有什么呢?

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首都博物馆参观老北京文化展,了解北京的民风民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青铜器展品来了解那个时代的工艺;在西安、南京、洛阳、德国、法国、罗马……孩子们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

这样的“What”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了解整个展览的结构,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展厅的路线,另外还可以通过临摹展品来进行更仔细的观察。

前者是从点到面的系统思考,后者从浅到深的定点思考。

但如果仅把博物馆活动定义为了解,那就非常可惜了。

 

 

回答了“What”之后,我们和孩子一起进入“How”的阶段,我们会讨论:“展品怎么来的呢?”

柏林的佩加蒙博物馆里就留下了我们的讨论。佩加蒙博物馆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建筑博物馆,也就是当年德国政府从世界各地把考古挖出来的建筑碎片,运到德国进行整体修复,并为这些修复之后的建筑品建立了博物馆。展品怎么来的,怎么保护?不仅让孩子跨越百年从政治战争的角度思考这些跨越国家的物品,还需要从物理化学的角度分析展品的保护。

通过对“How”的讨论,孩子的探索欲望已经被强烈的激发,这是最好的完成自我认知的机会。

 

在博物馆,我们还会让孩子选择自己最爱的展品,或者最有价值的物品并说明原因(Why)。

可别小看这两个问题,前者帮助孩子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爱好,并且强调自我意识,而后者帮助孩子从客观的角度理解“价值”。

在我的眼中,博物馆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学习机会,但是否能抓住则需要教育者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博物馆的陈列是对展品的客观性描述,正是这种客观性的描述给教育者多样的教育策划机会,帮助孩子能够多种角度看待和思考。

也许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是博物馆给我们提供了让自己的世界更加丰富的机会。

也许,我们不能存在百年,但是由于博物馆的存在,我们和世界的交融却可以横跨千年。

带着问题,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馆吧!

如需转载上濒原创文章,请注明:文章转自为青少年提供私人成长顾问服务的“上濒教育”,微信公众号:schwabi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