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识教育应该先识后赏

(2009-04-13 15:30:19)
标签:

杂谈

一个科考队来到一片森林,科考成员对一棵笔直的大树夸赞有加。科考队员离开后,一棵枝少叶稀树干细小的树好奇的问:“为什么他们都不表扬我呢?我妈妈总说我是一个长的很棒的树啊?”那棵笔直的大树回答到:“我妈妈不这样,当我长歪的时候她会提醒我让我多喝水当我树叶少的时候她要求多吸收营养,只有我确实有进步了她才表扬我。”

这个回答让小树很沮丧。

 

     这个小故事也让我很沮丧。故事中的小树在妈妈的赞扬中迷失了方向。

     我们的孩子是否也在一片赞扬中遭遇迷惑了呢?

     我想是的,很多爸爸妈妈在运用赏识的过程中过多的强调了赏而忽略了识。仅识不赏的遗憾会让我们失掉就在身边的和孩子们保持心灵沟通的机会,会让孩子们渴望充满空气的轮胎丧失掉向上的动力。只赏不识的后果是让孩子们盲目自大,同时会导致他判断事物的标准出现偏差。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理解“赏识”的含义。 赏识的意思是看中人的才能或者了解作品的价值而予以赞赏。换句话说,我们的每一次赞赏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之上。而很多人却忽略了“识”的部分,重点都放在了“赏”了。也许,我们听惯了你真棒,也许我们也无可奈何的对着明明犯错误的孩子还要强迫自己竖着大拇指对他说,孩子,你是最棒的。当我们说这些话做这些空洞的动作之时,我们是否问问自己的内心,这些连我们都觉得虚伪的东西是孩子们需要的吗?

 

     孩子们需要赞赏,但他们更加需要的真诚的赞赏,不是随意的敷衍,不是轻率的附和,而是以一种实事求是地态度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之上的发自内心有自己看法的赞赏,有的时候甚至是赞叹。

 

      到底如何进行赏识呢 ?

 

     首先,就是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去“识”。识别孩子的表现大概需要几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孩子的个人特点,他将要去完成任务或者比赛的难度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其次就是在完成的过程中他都是怎么做的,在想法上是否新颖,在行动上是否坚持果断,在心态上是否有坚定的信念和足够的抗压能力,最后就是相比较他之前的行为和状态,是否有进步。

 

     其次,我们需要懂得如何去“赏”。赞赏孩子同样是需要技术的,我们需要时间至少能想明白从眼神到肢体,从语言到行为到底有多少种我们最常用的赞赏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把以上这些表达方式用不同强弱的方法列举出来。

 

     最后,“识”和“赏”的最佳搭配。当我们有了一双能够识别孩子的眼睛,再拥有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关于赞赏的表达方式,我们就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用最恰当的方法表达我们的赞赏。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一个其实应该在最开始就讨论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赞赏。如果这个赞赏是为了让对自己怀疑的孩子们拥有信心意识到自己的价值,那我们应该选择在大庭广众之下用赞叹的方法从语言到肢体的坦率说出孩子的表现优秀之处;如果这个赞赏是为了保护敏感的孩子面对失败的失落心情而他也确实是有进步之处,那我们就应该选择一个安静的场合用最柔和的声音告诉他今天所取得的进步并用最坚定的口吻让他明白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这个赞赏是为了让出色的孩子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那我们就需要在赞赏之后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事实面前心服口服又和自己特铁;如果这个赞赏的目的是为了指出叛逆的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那我们就需要铺垫自己的情绪让他感受自己是被认可的再提出对他的期望。

     面对孩子们的每一个行为,都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识别他们的进步,找寻一个恰当的时机,对着他们完成下面这道填空题 :

孩子,你在________方面的__________行为有一个_______进步,比过去进步了很多,你真厉害!我简直太_________! 我相信,你能做的更好!如果需要帮助,来找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