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 者?--2009冬令营
(2008-12-03 17:05:57)
标签:
杂谈 |
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天是依靠什么标准来选择呢?什么样的人才是“适者”呢?
人们对于强者的定义众说纷纭,就如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
大多数人会把强者定义为事业成功人士,也有人认为找到自己幸福的人就是强者,能够追求自己梦想的人就是强者,能够在竞争中永不言败之人也是强者,在逆境中永不放弃的人那是强者中的强者。还有人惨烈的分析现在的社会状态,弱肉强食,一定要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要比一般人能要狠,不能被人欺负才是一个强者的基本要求。这是成年人世界的想法。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会崇拜电脑游戏高手,他们会尊敬体育明星,他们会喜欢学习优秀者,他们也会暗自羡慕那些调皮捣蛋的家伙们。
如果我们再追问孩子们,你认为这些人强在什么地方呢?他们为什么能这么强呢?你自己是一个强者呢?
基本上回答我们的是孩子们脸上的“问号”和“省略号”。
我们要让坚定的答案取代孩子脸上的疑问。
用四个问题拉开这次冬令营的大幕是一场好戏的开始,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在体验和尝试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第一个问题:谁是强者?
无论是在远古时代还是近现代,或者更远的将来,都有一些基本的要素是强者自身具备的。其中包括强健的身体、,能够利用少量资源的创造力和面对任何状况都能积极面对的抗挫折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这些“天”在选择的时候都无一例外开出的条件。
第二个问题:你是强者吗?
如果把上面所提到的这些要求放在我们面前一一衡量,我们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错,哪些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呢?这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真正的强者一定能够很真切的了解自己,并且能够清晰的判断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提高的。哈佛大学的教学目标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够认识自己,更清晰的认识自己。而这样的认识来自于从小的思考。 在我们拿强者的标准在衡量自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认识自己的过程。
第三个问题:你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成为一个强者?
这是最艰难的,也是最容易击垮我们的问题。我们需要认真的思考,研究自己,衡量自己和目标之间的距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规划时间,并且还需要使用周围一切的资源来帮助自己获得机会。我们容易被伟大的目标弄的头昏眼花,我们也同样会被眼前细小的问题折磨的心力交瘁。我们会尝试成百上千的方法,也需要迎接我们的还是失败,可就在我们决定要转身放弃的时候,成功却在我们的背后出现。这样许多的时间,许多的内心煎熬,许多的艰苦付出,也许换来的可能还是失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我们愿意吗?
第四个问题:谁是真正的强者?
真正的强者是内心力量的强大,是一种凌驾于能力之上的精神力量。
“强”不是你和别人的比较,“强”是自己和自己的战斗。每个人都跑在属于自己的跑道上,经过身边的一个个障碍,一个个水洼,你要达到的是自己的目标,属于你自己的目标。
《周易》里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短短六天的活动,我们必然是不能够把一个孩子塑造成为一个成熟的“强者”,但是我们肯定能够让孩子们在大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框架,让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目标,衡量自己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且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们也许都还不是强者,我们的孩子们也许还仍然体会什么是强者,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自强不息的在成为强者的轨道上前进着,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