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斯诺克世锦赛,愧社会素质教育

(2008-03-30 13:31:30)
标签:

杂谈

     昨天,和朋友们一起到现场观看了斯诺克1/4赛。

     因为是第一次到现场观看,那天一早,我上网仔细的查看了斯诺克比赛的观看礼仪。周五北京的晚上,顶着中雨来到了大学生体育馆。身着“好运北京”的工作人员认真仔细的完成了安检工作,在其他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号桌的贵宾观看区,这个时候,工作人员也开始在场馆外提醒观众入场时间快到了,而入场门就要关闭。在场内,不断地有广播通知不能拍照录像,如果你要照相请不要开闪光灯。看来什么规定都要适合国情,票上面用中英文规定的不能照相拍照,在这里已经变成了只要不开闪光灯就什么都可以了。

     原来“原则”也是可以根据中国国情来修改的

郁闷!

     比赛开始了,塞尔比和希金斯入场了。还有一个身形魁梧的白头发裁判。说实话,现场没有闪光灯已经让我倍感开心,这和前几年的公开赛上看到的闪光灯频发事件已经好多了。可是,不少观众们还是在不断地拍照。 遗憾的是,这种适应中国国情的事情好像并没有传达给裁判大人。只要他看见有人举着照相机,他就会停下来,大声说:“No camera”几次三番过后,他后面加了一句话:“switch off!”,但是没有了“Please”。

     5:2的比分让塞尔比轻松的战胜了希金斯,失败了的希金斯主动走向塞尔比,恭喜他战胜了自己获得了胜利。这个场景让我想到了昨天晚上号称中国神童的丁俊辉落败后面无表情的和上来握手的墨菲随手一碰的场景,我汗颜。

     另外一桌墨菲和艾伦的比赛还在进行中。这桌的观众安静的移向了旁边的看台。整场非常安静。突然,我的身后传来了一阵欢快的铃声。

     我的妈呀!

     关键是铃声还在继续,从身后传来了慢悠悠的接听手机的声音。

“谁啊?噢,我在台球比赛这呢,完了我就过去。”

     我真是佩服这人的心理素质。 因为整场的观众都能听见他的话语。

     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身着公安制服,身带工作证的公安大叔。

这个电话之后,刚才还在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们一脸的尴尬,也已经不好意思要求其他的观众遵守规则了。

     同样比赛结束,失败的艾伦面带笑容的完成了和胜利者握手的工作。

     比赛到此结束。 我很难受。

     体育除了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不论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还是“参与就是胜利”的概念,需要的不是口号,而更是一种理解。丁俊辉再是神童又如何?如果没有文化的渗透和自己的理解,就算是他拿了第一,也不会得到世界的尊敬。如果连这点胸怀都没有,他也就只配做一个神童,仅仅是神童而已。

     根据国情容忍了规则,这不是对我们的宽容,而是一种怜悯,一种同情,一种不对等的态度。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轻视,因为那些统一的标准我们无法达到,只有退而求其次之了。 是什么让那位“公安大叔”能够如此坦然的拥有“特权”?是他的那身制服?这种一种现在的社会文化。这种社会的一种病态,有特权阶级,有随意修改的违规,有不能输的情节。反观中国历史出现了很多致使社会倒退的事件,有哪一样不是和这样的不能输,特权和违规有关系呢?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社会的教育。如果那位大叔没有得到学校的素质教育,那社会教育应该给他上了一课。可惜的是,社会现在还不具备“教育”的能力,只能容忍这样的事件发生了。 老百姓们在进步,那些阶层的,穿着制服的人看来只有等社会进步了才能狠狠的教育他们了!

     最后补充一句,我很喜欢北京,让我可以看到我想看到的比赛、演出,我也很“讨厌”北京,在这样的洁净环境中总让我有一种在美味中吃掉了一只苍蝇的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