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我们共同面对自由!

(2007-08-31 20:51:41)
标签:

教育杂谈

教育

 

当我们共同面对自由!

                                     --兰海--

 

飞机刚穿入云霄,孩子们就纷纷从自己的座位上离开立刻投入到上窜下跳的行动中。我坐在他们中间,看着这帮激动得像猴一样的孩子,无法想象当他们面临我们预设的状况时,他们会是怎么样的表现。

我第一次出国的时候,也和他们一样,一样的兴奋,一样的不知道新的国度等待我们的到底是什么。

我尽量克制自己不告诉孩子们德国在我心中的样子,我在培训的时候让孩子们了解到的是其他人写的德国,书本上的德国,和数字化了的德国。我小心翼翼的不想让孩子们了解哪怕是探听到一点点我对德国的看法,因为我希望他们看到的,思考到的,得到了是他们眼中的德国,是他们感受到的德国,而不是兰海眼中的看法,也绝然不是兰海心中的德国。

 

那到底我们是否可以给到他们这种“自由”呢?猜测的更多却是:当他们面对从未拥有过的自由时,他们会如何?

 

 

自由!

 

生活上的自由

自由,从第一天开始就交到了他们手上。 可以自由选择和谁住在一起,晚上我不再要求他们必须几点睡觉,不再查房,上午不叫他们起床,只是告诉他们餐厅的早餐时间和我们要乘车出发的时间。这些,可能是生活上的自由!

行动上的自由

自由!除了生活上的自由,更加重要的是行动上的自由!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给予了他们自由!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我需要听从他们的,比如说放弃掉一些原定的计划,比如说很多时候我们要花掉更多的时间来听从他们的决定,还比如说要他们自己承担自己的因为要享受自由而必须接受的后果。

思想上的自由

最重要的自由,是思想上的!

柏林,雅萍给你们出了一个题目“ FACE”,希望你们能够体会各种各样的“脸”!不仅仅是面孔,还有建筑的,城市的。每个孩子都会说出自己的看法,他们会反对我们的看法,我心里特别开心。因为有了对各自看法的反思,才能反对别人。他们会认为德国如何,会认为奥地利如何,会认为其他人如何。我们同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孩子们可以认可,也同样可以反驳。

自由的代价

他们获取自由的代价是巨大的!首先是我们对于环境安全性的考察必须是严格的,其次就是需要花费多出一倍,甚至两倍的时间来完成一件事情,最后就是冲突,有了自由就会有冲突。而面对每天都在发生的各种冲突,我们犹如消防队员一样,每天都在救火!

 

 

 

 

冲突!

在一开始,我就没有害怕他们会发生冲突,我甚至期待发生冲突。记得一次,记者问我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好的活动?我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矛盾和冲突!”我想都没想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平淡,没有冲突,没有矛盾就意味着孩子们不会得到改变的机会。人的每一次提高都是在矛盾冲突之后的反思,而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冲突的时候我们需要策划,而矛盾与冲突过后需要的是对孩子们的引导,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

可以说,我们就是冲突的创造者。

 

于是,冲突就这样发生了!

 

在柏林的第一天,冲突就发生了。在柏林博物馆岛上的古埃及博物馆,孩子们因为寻找那个“欧洲最美的女人”的雕像,在博物馆里不由自主地触摸着包装展品的玻璃罩。德国保安上来警告,孩子们不服,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我站在旁边,看着他们,没有上去帮忙。他们需要学会处理这样的冲突,而不是找我们代替他们解决。

类似这样的冲突还有很多。和司机的冲突,和意大利人的冲突,因为洗衣服被罚款,因为声音过大被警告!我同意雅萍的一句话:文化上的冲突就是来自于这些细节的地方。来自不同的地方就会有冲突,我们不怕冲突。

有交流才会有差异,有差异又敢于表达就会有冲突,所以,我欢迎!

  冲突不仅限于和当地文化上的,孩子们之间更加是冲突不断。并且和我们之间也有很多的冲突,对我们的要求不满的,有不适应旁边的伙伴的,还有被我们冤枉的,还有更多。

我们自己也有冲突,每天都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给他们自由!

 

调整与改变!

就在我们还在不断的询问自己是否要把“自由”进行到底的时候,孩子们的改变也在“自由”中悄悄地进行着。 

我听到最多的就是“嘘!小声”,和相应的手势。孩子们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小,他们之间能够相互提醒。 

我们从第一天在柏林集合比司机要求的时间晚了40分钟开始到第四天就能够每次准时还能提前到。

大孩子和小孩子之间由一种单纯的“照顾”关系变成了一种“合作”关系。不仅如此,大孩子们还主动承担了很多“教育”任务,他们不仅提醒小孩子,居然还能和我一起探讨他们的未来和如何影响这些小孩子。

从第六天开始,我能够看到他们到每一个地方都能够手牵手,都能够在每一个集合地点自觉地开始点名,提醒小孩子们注意安全,开始变得耐心耐心耐心。 

有一天,小明在担当“老师”责任3个小时后问我:“为什么你能有这么好的耐心,我都不行了。”

“因为,我们大家小时候都是这个样子,你也是一样!”

 

分享一点教育心得

  在德国的日子,让我学会了很多,也有很多教育上的体会可以和大家分享。

        不知道,真的是不知道

当我们向一个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绝对需要确认他所明白的是否和我们希望他们明白的是否一致。 

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犯错,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那样是错的。

千万不要以成年人的想法去想象他们清楚和明白,同样也不能以对待一个“小孩”去低估他们的能力。

 

 

        听,更加耐心的听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是自己思想的拥有者,我们需要给他们权力成为自己,

这样才能有独立的自己。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耐心的人,我很尊重孩子们,但就算是这样,我也有过把耳朵关上

的失误。我认为给30分钟够了,其实远远不够。所以,我们需要更加耐心的听他们的

故事,更加耐心的引导他们说出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原因。

 

        信任

信任是什么?信任是最不容易建立,而又最容易被摧毁的。 

在斯图加特的奔驰博物馆,我就犯了这个错误,我没有能够信任小明振嘉和高原,事实证明我错了,我没有信任他们的承诺。幸运的是,我做了补救,我耐心的听了,我们之间重新建立了信任。 

我信任了孩子们的能力,就算他们在刚开始时,对待自由的惊慌失措时,我也没有放弃对他们能力的信任,所以我能看到他们的改变。 

在父母和孩子们的关系中,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中,信任是最重要的。

在家里,在学校里,请信任你们的孩子,相信他们能够做到,一定要信任他们,因为你们是孩子们最信任的人!

 

        成长的区别

这个收获是孩子们给我的。

大孩子和小孩子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不是身高,不是学识。而是我们看到了什么?

年龄越小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越多,关注到别人的越少;年龄大的看到自己的,还能关注到别人的,能够知道下一步将会要做什么?

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样,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我们一定要比他们看得远,看到这个时代的要求,不仅看到他们现在需要什么,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寻到自己缺乏的东西。 

 

 

为什么要写?

在飞机被迫等待的时候,孩子们两两一组,分享了最后的方便面。看着他们在饥饿状态,面对最原始的诱惑,食物的诱惑,都能够忍着饥饿,互相体谅。那一刻,我特别的自豪。

就在这一天上午,我们有一个采访,每个人都有被询问问题。最后到张雅萍,这个在德国生活7年的研究生,她说:“在这15天,我看到了转变,我也看到了希望。”

至今,孩子们都不知道我们对着镜头说了什么,我想这句话对他们来说很重要。能够让别人看到希望是一件需要力量才能完成的事情。 

突然,我听见一个大人好奇的问徐飞人:“你们在德国都学会了什么德语阿?”

“哦,你好啊,什么的。”飞人刚吃完面条。 

“那怎么行?那不是白去了。”

“我们又不是为了学德语去的,要想学外语,在北京就学了。我们是去体验区别的。”

大人转身,无语!

 

在这15天,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各种不同的FACE, 体验了自由,这是一次心灵的游历!

 

重新认识你的孩子吧,我也需要

 

自由让我们彼此都放大了自己的优点,同样也让自己的弱点显现得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拥有了离对方更近的距离,更多的把自己展现在对方的面前!

自由,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些孩子们!

我想,你们也需要,

需要,重新认识你们自己的他/她!

 

 

 

谢谢大家,让我们拥有了一个享受自由的,高质量的假期!

 

谢谢帮助我们的大人们  林振嘉、肖明岳、高原

谢谢中流砥柱的中不溜秋的  刘雨涵、汪可人、王心童、孟开、牛建功、吴非、

                      王浩宇、孙旭辉

谢谢有意思的第三梯队   刘浩伦、季明伦、徐凌志、朱逸君、周雨歆

谢谢最受宠爱的         庄咏青、李思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