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及其入学后学业成绩的高低。
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的正常反应幼儿的注意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意意识,另外一种是有意意识。无意意识是指没有目标因为兴趣而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而有意意识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的集中注意力。无意意识是被动的,是幼儿属于被吸引状态,而有意意识指幼儿主动地行为,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种体现。有意注意是有意志努力的主动调节的注意。儿童的有意注意是随着言语的产生而发展,在成人要求和教育影响下,经过长期学习,在幼儿晚期才逐渐形成和稳定下来的。
0-3岁的幼儿时期,
主要发展的是无意意识。
3岁以后的幼儿的无意注意一般已有高度发展,而且相当稳定,有意注意处于正在逐步形成的阶段。两种注意方式又是交替掺杂在一起的。
小班儿童的注意常常不稳定,在学前中班年龄期,特别是大班年龄期,开始逐渐形成注意。儿童开始表现能够自觉地和有目的地把自己的注意指向一件事物,注意于比较不显著的。但是更为本质的方面,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同时为这件事作出显著的努力,学会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注意到较多的事物,而在最简单的情况之下能够把自己的注意分配于各种不同的行动。随意注意在游戏中,作业中,劳动中和自我服务中发展,和第一信号系统处于相互作用中的言语系统是这一发展的基础。大班幼儿的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进一步稳定,有意注意亦在游戏、学习和劳动中逐步形成。
3岁的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基本上是3-5分钟,4岁能够发展到10分钟,6岁基本上能够达到15分钟,同样也为小学的读书打下基础。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l
根据幼儿的发育成长特点,在这个阶段出现成年人认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是正常的
l 好奇心强、兴趣点多会让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 l
自控能力差、目标意识不强 l 缺乏有目的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l
生活环境的无序也是导致孩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 l
教育内容无趣也是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分散的原因
家长应该如何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
首先
对于孩子的发展特征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其次
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耐心,并且庄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最后,需要有目的的进行集中注意力的培养训练
一、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许多实例证明,强烈、好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会唱歌的生日蛋糕、会跳的小青蛙、会自己走路的小娃娃等玩具调动了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摆弄。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类似的玩具,用来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特别是3岁以前的孩子,采取这种方法是最理想的、最有效的。另外,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的环境中去玩。比如带孩子逛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
二、
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
不管是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孩子也是如此。幼儿的注意与兴趣有密切关系,直接兴趣是幼儿无意注意的源泉,幼儿的注意受兴趣所左右。他们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和游戏,注意力不但容易集中,而且维持时间比较长。培养孩子的兴趣,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去激发。比如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你可以利用孩子喜欢故事的特点,给孩子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并且告诉他们这些好听的故事都是用书中的文字编写的,引发识字的兴趣,然后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兴趣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越容易形成,所以,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并以此为媒介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三、
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孩子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分别在与之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以持续进行22分钟,6岁幼儿可以坚持71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岁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6岁幼儿只能坚持62分钟。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家长应该有选择性的与孩子一同开展游戏活动,并在游戏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四、
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不仅有助于兴趣的形成与发展,而且能促进注意的广度、稳定性、注意的分配等良好注意品质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熟悉掌握一些动作和技能,这对幼儿适应环境,培养注意的分配能力十分有益。
五、
让孩子明确活动目的,自觉集中注意力孩子对活动的目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比如:一个平时写字总是拖拖拉拉、漫不经心的孩子,如果你许诺他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任务之后就送一件他一直想得到的礼物,他一定会放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写字。
六、
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幼儿活动幼儿注意力的培养必须遵循幼儿注意发展规律,合理组织活动,并配以各种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例如,根据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特点,应以游戏活动为主,在游戏中,教具要形象、新颖多变、颜色鲜艳,这些都是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好办法。此外,根据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应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将活动步骤逐步分解是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良好途径。
最后,在培养和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时候,一定要牢记这几个不可少的因素
1、
时间: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帮助孩子感受到独立完成工作的乐趣。
2、
认可:如果成人对孩子的成功表示认可的话,他们就能在该领继续发展。
3、
共同参与:孩子喜欢与爸爸妈妈一起做有兴趣的游戏,这本身就延长了集中精力的时间。同时,父母的专心能产生极其有效的示范效应。
游戏示范:
l
传统游戏让孩子“找回不见的玩具”,便是一种简单易行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游戏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家长与孩子一同取出几件玩具摆放在桌上,并教孩子点清玩具的数量,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然后,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拿走其中的一样或几样玩具。问孩子:“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忆、查看、寻找。这种训练方法简单、灵活而实用。家长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类似的游戏方法。
l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训练孩子带着目的去自觉地集中和转移注意力。如问孩子:妈妈的衣服哪儿去了?桌上的玩具少了没有?或是让孩子画张画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等,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学会有意注意,可让他逐步养成围绕目的、自觉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l 翻盖乐游戏(连连看的卡片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