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中国不战收回山东权益
(2020-05-10 14:52:11)1922年华盛顿海军会议中国收回山东权益
2020年05/09
1919年4月29 日,“巴黎和会”把“凡尔赛和约”方案通知中国,规定中国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均让与日本。在五四运动爱国热潮推动下,6月28日顾维钧率中国代表团拒绝签署对德和约。此后,日本一再要挟中国交涉解决山东问题,企图使《凡尔赛和约》获取的山东权益合法化。鉴于中日直接交涉中国无力抗拒,朝野上下均反对,北洋政府拒绝了日本提议,使日本占领山东权益得不到法律保证,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坚持外交战。从1928年北洋政府倒台后,这段历史就被淹没了。
此时皖系垮台,徐世昌大总统的北洋政府在直奉两系之间勉强维持;无法控制各省大小军阀,。北洋政府唯有在外交领域,各地军阀掣肘较少,北京政府有发挥空间。一批职业外交家,如顾维钧、颜惠庆、王正廷等,了解世界大势,通晓国际外交规则。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的国际地位比起满清政府有根本改善,并当选为“国联”理事国。北洋政府伺机把收回山东问题提交到国际会议上,争取列强与各国的支持。
1921年8月,美国邀请英、法、意、日四强国商议裁减军备问题,顺带解决远东的太平洋战后遗留问题,美国又邀请主要相关的中国、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四国,连同英美法日意五强,共九个国家参加华盛顿海军会议。北洋政府希望孙中山以国家利益为重,外交总长颜惠庆建议采取巴黎和会的模式,联合参加“华盛顿会议”;由南北政府联合组团参加华盛顿会议
从12月1日开始,中日两国代表在美、英的调停下,开始山东问题谈判,就胶州湾的交还及相关的产业、盐场、煤矿、铁路等问题上展开激烈的交锋。经历了三十六次会谈后,解决中日山东问题要点为:胶澳租界完全交还中国,海关也归中国管辖;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日军限期撤退;青岛盐场由中国给价赎回;胶济铁路沿线各矿交还中国后,由中国特许公司承办。中国出四千万日元收回胶济铁路全线。1922年2月4日,中日两国代表在《山东悬案条约》上签字。两天后,九国公约通过发表,华盛顿会议闭幕。
除了在山东问题上争回了《凡尔赛条约》中失去的权益外,在二十一条方面,日本宣布放弃了满蒙筑路借款以及在顾问、教官等方面的优先权。此外,中国还争回了长期失去的关税自主权,在废除领事裁判权等诸多不平等协议方面也取得了相当进展。当年军阀混战严重,中央政府各部门均一筹莫展,唯独外交部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因势利导,不战屈敌,为我们“弱国”争回了一些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