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美竞逐反导弹技术,中国弹道导弹核威慑够用

(2011-11-07 08:35:20)
标签:

军事

中美竞逐反导弹技术

201111/07

《解放军报》关注美国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新型SM-3拦截器首次试验失败。二炮专家梁伟作深度解读,他认为有六大因素决定导弹拦截效果:一是靶弹的发射时间、发射点、目标点、飞行弹道,特别是目标的雷达特性和红外特性,反导弹防御系统是否清楚;二是制导雷达能否及时发现、识别、跟踪弹头目标,提供足够的反应时间;三是拦截弹能否在可用的发射窗口内发射;四是拦截弹能否飞到指定空域释放导引头;五是红外导引头能否精确跟踪弹头目标;六是导引头能否精确引导弹头碰撞靶弹弹头。简单说;就是发现、追踪、锁定、撞毁。

美国导弹防御局(MDA)就过往一次陆基拦截试验失败公布原因;外大气层杀伤飞行器(EKV)在预定拦截前的最后几秒发生制导错误。因此EKV未能拦截靶弹。我看反导弹技术同“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大同小异,都是两件每秒8公里的宇宙速度物体在接近,反导弹技术要求高速相撞,保证同归于尽;神舟与天宫对接是以每秒10厘米温柔结合。前者是一个逃一个追,后者是郎情妾意。美国和苏联分别在1966年、1967年开始太空对接试验。1975年,美、苏两国的载人飞船实现了太空对接。但是到今天,美军“标准3”海基反导弹技术成熟服役,陆基拦截试验还差临门一脚,而苏俄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试验还在初级阶段。

中国的洲际导弹起码有几十枚,美军NMDTMD系统再先进,也难免有漏网之鱼,作为核威慑是够用了。但是反导弹技术比俄罗斯还差一截。监测美国反导试验能有启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