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事 |
中国空军发动机要突破瓶颈 ,耗油量大维护成本高
2009年12/19
中国大力推出“歼-10”、“飞豹”等新型战机令美国关注,“环球战略网”忽而说中国军用发动机比俄国落后10年或以上,忽而又说中国将在5年内脱离对俄制军用发动机的依赖而独立生产。自相矛盾的揣测说明中国研制军用发动机有突破也有难点。
美国环球战略网14日报导称;俄罗斯商用飞机伊尔库特公司决定买美国普惠公司的PW1000G发动机安装在新型双发中程干线客机MC-21上。虽然俄罗斯努力研制高端喷气发动机,陆续推出苏-27系列先进战机;但是耗油量大,维护成本高。苏俄出于国防大局可以不惜代价打造国产空军,牺牲燃油效率及可靠性来实现战机性能平衡。但是服从市场规律的民航飞机则必须引进西方喷气式发动机。该报导还指出,中国研发军用发动机的困难与俄罗斯的情况相似,燃油效率较低也会影响战机的航程。
美国环球战略网称;中国一贯依赖苏俄航空工业,不但苏-27/苏-30和自行装配的歼-11要用俄国的AL-31发动机,单价350万美元,连国产“歼-10”也要用AL-31发动机。中巴联合研制的JF-17战机则花费250万美元买一台俄国RD-93发动机。同时,中国努力研制类似AL-31F的WS10A发动机,还研制WS-13发动机以替代RD-93型。
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对俄罗斯有优势之处在“不差钱”,也能有限引进西方技术,如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生产WS9发动机是英国劳斯莱斯"斯贝"发动机的中国版,
法国萨弗朗公司的M53发动机也装到JH-7战机的变型机上。据称国产“太行”发动机的推重比7。5,最大加力推力132千牛,已经超过苏-27和F-16。不过比起F-22发动机的推重比达到10,可以超音速巡航的第四代战机水平,还要明显差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