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门建军突破西方独家披露新闻阵地
(2008-05-05 10:25:51)
《解放军报》刊文提出「开门建军」的崭新口号,是认真贯彻胡锦涛加强军事训练的精神;训练水平可以显示军事实力,但是传统的保密观点妨害了军队的威慑力。今后应以开放透明的方式组织军事演习,通过媒体广泛宣传,请专家学者点评诠释,邀外国军事观察员现场观摩,才能向对手明确传递讯息,达到震慑的战略效果。
该文认为,去年的「和平使命」及「勇士--2007」等大规模演习,面对几十个国家的军事专家到场,显示了解放军的能力、素质、士气和作风;希望通过塑造并运用自身良好形象的亲和力、辐射力、感召力,并辅之以必要的军事手段,可达成「不战而和」或「小战而和」的战略目标。
这开门建军的做法,正是我们民间军事评论员建议与企盼已久的事。倒不只是被拒之门外无法报道现场实况,而是眼看外国军人甚至解放军的对手及潜在对手都能直击现场,实时报道中国军事的敏感话题;身为中国公民竟要通过出口转内销的渠道,才知道人民子弟兵的惊鸿一瞥;有现场实时报道话语权的俄国人、美国人、日本人或欧洲人、印度人各有立场,国人既怕被潜在的对手洗脑,又不得不忍受出口转内销的「翻版新闻」。
官方的喉舌媒体一直有大量报道壮我军威的军事新闻,但是报喜不报忧的传统,造就了西方媒体的独家披露新闻。
香港媒体报喜也报忧的报道,其实大部分传媒人是希望中国国防现代化健康发展,报忧之时常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可惜,内地媒体在转载境外点评诠释时,往往隐恶扬善,不但没有闻过则喜,反而责备直言不讳者立场有偏颇,这就离胡锦涛要求的「务实求真」精神相去甚远了。
「军报」说得好,中外联合军演、开放国内军演,说明解放军愈来愈自信。既是对武器装备日新月异的自信,另外也是对挫折、失败的承受力的自信;不会因为演习中翻车死人而处罚有关人士,更不因有人报道演练失误而反应过度。
解放军政宣部门终于明白;打好宣传战才能屈人之兵。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